康有為 簡介
「清朝」
- 康有為,(1858~1927)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原名祖治,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出身于士宦家庭。早孤,幼年受教于祖父。他早年重視經世致用之學,后來在龔自珍、魏源以來「今文派」經學和西方資產階級「新學」的影響下,不斷講學、著書,成為19 世紀后期中國政治學術界一個突出的思想家和活動家。曾任工部主事。他先后7次上書,請求變法圖強,其中以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的「公車上書「最為有名。他與梁啟超等人一起創辦《萬國公報》,建立強學會,發行《強學報》,為維新變法制造輿論。1898年與梁啟超等人發動戊戍變法運動,變法失敗后,逃亡國外。其后他思想日趨保守,反對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他的文學成就主要是詩歌創作。其詩歌想象奇特,辭采瑰麗,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代表詩篇《出都留別諸公》5首,對國家危亡的命運,表現得十分關切,意氣豪邁。其政論文打破傳統古文程式,汪洋恣肆,駢散不拘,梁啟超"新文體"的先路。主要著作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大同書》、《南海先生詩集》等。
康有為相關資料
-
康有為的作品
-
- 《過虎門》
- 《蝶戀花·記得珠簾初卷處》
- 《澹如樓讀書》
-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繡絲)》
清朝名人推薦
-
- 厲鶚
- 李毓秀
- 峻德
- 尹煥
- 嚴遂成
- 蔣氏女
- 譚嗣同
- 李方膺
- 王士禎
- 黃任
- 尤侗
- 譚獻
- 黃宗羲
- 吳潛
- 趙翼
- 蔣士銓
- 陳沆
- 郭麐
- 徐錫麟
- 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