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 簡介
「清朝」
-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于麟”,然傳其衣缽者不少。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然辨駁議論多錯愕、失當。
王士禎相關資料
-
王士禎出生在一個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晉,為明朝布政使。士禎出生于官舍,祖父呼其小名為豫孫。五歲入家塾讀書,六七歲時讀《詩經》。順治七年(1650年),…詳情
清初詩人王士禎是繼司空圖、嚴羽之后倡導神韻理論的又一大家 是“神韻說”的“集大成”者。他也因標舉“神韻”而名聲大噪。遺憾的是,王漁洋平生只“拈出神韻…詳情
清著名藏書家、文學家。字子真,一字貽上、豫孫,號漁洋山人,一號阮亭。曾為避諱更名為士正,新城(今山東淄博桓臺人)。順治十二年(1655),授揚州府推官,…詳情
忠勤祠又名王家祠堂,坐落在桓臺縣新城鎮新立村岡二姓街北,是為明代王重光而建。該祠初建于1588年(明萬歷十六年)建成,當時規模宏大,但現存面積只有原來的…詳情
紅橋修禊,為清康熙年間王漁洋開了先河。王漁洋原名王士禛,別號漁洋山人,原籍山東諸誠,自幼聰明好學,精金石篆刻,22歲考中進士。順治十七年(1660年),2…詳情
提起清人王士禎,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三柳”——“《秋柳》詩”、“秋柳詩社”、“秋柳園”。王士禎是清初杰出的詩人。他自幼聰慧過人,尤喜賦詩。他少年時…詳情
王士禎的作品
-
- 《浣溪沙·紅橋》
- 《初春濟南作》
- 《秋柳(四首選—)》
- 《余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跡卻寄二首(選—)》
- 《秦淮雜詩二十首·其一》
- 《紅橋游記》
- 《真州絕句》
- 《浣溪沙·紅橋》
-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 《蝶戀花·和漱玉詞》
清朝名人推薦
-
- 黃燮清
- 顧炎武
- 王士禎
- 陳沆
- 黃任
- 蔣氏女
- 龔翔麟
- 周濟
- 林則徐
- 尹煥
- 石象之
- 陳文述
- 律然
- 蒲松齡
- 朱孝臧
- 尤侗
- 侯文曜
- 康有為
- 陳恭尹
- 黃大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