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 簡介
「宋朝」
-
晁補之(1053-1110)北宋詞人。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少即能文,為蘇軾所贊賞。神宗元豐二年(1079)舉進士,任澧州司戶參軍、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哲宗元佑初,任太學正,后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召還為著作佐郎。紹圣間,被新黨排擠出知齊州,因修《神宗實錄》失實,貶毫州通判,又貶監(jiān)處、信二州酒稅。徽宗即位(1101),召回為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子編修。崇寧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佑奸黨」309人之內,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再貶主管鴻慶宮。回到老家筑「歸來園」以居。徽宗大觀四年(1110),出黨籍,起知達州,改知泗州,卒于官舍。與張耒、秦觀、黃庭堅合稱「蘇門四學士」。詩文俱皆,工書畫,尤工于詞,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著有《雞肋集》七十卷,詞集六卷,名《晁氏琴趣外篇》。王灼《碧雞漫志》謂補之詞「學東坡,韻制得七八」。
晁補之相關資料
-
游歷生涯 少年時代的晁補之隨父親游官四方,曾一度寓居洛陽。治平元年(1084),他十二歲時,從父仕會稽(今浙江紹興),過曹娥江,游上虞觀海。此后一直在…詳情
晁補之生活在北宋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幾帝期間,正值北宋王朝由盛漸衰之際,社會的各種矛盾、朝內新舊黨爭,日益尖銳、激烈。王安石的變…詳情
《宋史·晁補之傳》曰:晁[cháo]補之為“太子少傅迥五世孫,宗愨之曾孫也。父端友,工于詩。“從這幾句簡短的記載里,可知晁補之(男)生長在士宦之家、書…詳情
概述 晁補之少時即受到蘇軾知賞,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晁補之19歲時(《宋史》本傳云時年17,誤),從父游宦杭州,觀覽錢塘風物之盛麗,山川之秀異…詳情
簡介 晁氏家族在宋代是仕宦世家,呂夷簡、曾鞏、陸游、葉夢得等是晁氏姻親,晏殊、蘇軾、黃庭堅、張耒、秦觀、陳師道、呂東萊、梁師成等與晁家均相友善。…詳情
晁補之的作品
-
- 《驀山溪(和王定國朝散憶廣陵)》
- 《金鳳鉤(同前送春)》
- 《南歌子(譙園作)》
- 《八聲甘州(揚州次韻和東坡錢塘作)》
- 《下水船(和季良瓊花)》
- 《訴衷情(同前送春)》
- 《滿江紅(赴玉山之謫,與諸父泛舟大澤,分題為別)》
- 《黃鶯兒(同前)》
- 《歸田樂(同前)》
- 《臨江仙(用韻和韓求仁南都留別)》
宋朝名人推薦
-
- 米芾
- 崔與之
- 汪元量
- 李元膺
- 蘇軾
- 張嵲
- 鄭域
- 許棐
- 謝枋得
- 王之道
- 高登
- 劉光祖
- 梅堯臣
- 王雱
- 完顏璹
- 雷應春
- 沈括
- 吳琚
- 廖世美
- 曹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