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簡介
「宋朝」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授廣德軍司理參軍。仁宗時,累遷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龍圖閣直學士,與韓琦并為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加強對西夏的防御。慶歷三年(1043)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再進前所陳十事》,要求在原有法度的范圍內,作一些改革,因遭到反對,主持「慶歷新政」,次年出為河東陜西宣撫使,歷知鄧州、杭州。皇祐四年,徙知穎州,卒于途中,年六十四。謚文正,世稱范文正公。富弼為撰墓志銘(《范文正公集褒賢集》),歐陽修為撰神道碑(《歐陽文忠公集》卷二○)。《宋史》、《東都事略》有傳。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別集》四卷,《奏議》二卷,《尺牘》三卷。《彊村叢書》收《范文正公詩馀》一卷,《全宋詞》據《中吳紀聞》卷五補輯一首。魏泰《東軒筆錄》謂仲淹守邊日,作《漁家傲》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今只存「衡陽雁去」一首。范仲淹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杰然可觀。他重視文章的風化作用,提倡復古。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抒寫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想,文中雜以駢句,語言參差和諧,立意高遠,寫景壯麗,為歷代廣為傳誦。同時擅長詞賦,流傳下來的詞只有6首,但意境開闊,沉郁蒼涼,突破了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為豪放詞派的先聲。
范仲淹相關資料
-
紀念館 范仲淹紀念館坐落在景色秀麗的蘇州天平山風景區內。天平山為江南名山,景色雄麗,歷史上屬范氏祖塋,以“奇石、紅楓、清泉”三絕而聞名于世,為蘇…詳情
早年生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歷10月1日),范仲淹生于河北真定府(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在百日后隨家人去吳縣(今蘇州市)。 父…詳情
王安石在《祭范潁州文》中稱范仲淹為“一世之師”。可是早在熙寧九年(1076年)五月,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批評范仲淹“好廣名譽,結游士,以為黨助,甚壞風俗”…詳情
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現編入初中魯教版及人教版語文八下教材第六單元、蘇教版語文九上教材和滬教版語文九上教材),其中“先天下之…詳情
第一件 范仲淹擔任邠州地方官時,有一天閑暇無事,帶同僚屬下登上高樓,設置酒宴,還沒有舉杯飲酒,就看到有幾個披麻戴孝的人在營造下葬的器具,卻沒有十…詳情
范仲淹特別善于識人,當狄青還是個下級軍官時,范仲淹就對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狄青從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后以武…詳情
范仲淹的作品
-
- 《剔銀燈》
- 《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
- 《漁家傲·秋思》
- 《嚴先生祠堂記》
- 《碧云天,》
- 《岳陽樓記》
- 《嚴先生祠堂記》
-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 《岳陽樓記》
- 《書扇示門人》
宋朝名人推薦
-
- 趙令
- 洪邁
- 陳師道
- 游次公
- 管鑒
- 吳文英
- 趙汝愚
- 宋自遜
- 劉翰
- 汪元量
- 魏夫人
- 胡楚
- 阮閱
- 周純
- 吳激
- 潘希白
- 沈蔚
- 志南
- 俞國寶
- 程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