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臺望
作者:李隆基 朝代:唐代
- 春臺望原文:
- 暇景屬三春,高臺聊四望。目極千里際,山川一何壯。
太華見重巖,終南分疊嶂。郊原紛綺錯,參差多異狀。
佳氣滿通溝,遲步入綺樓。初鶯一一鳴紅樹,
歸雁雙雙去綠洲。太液池中下黃鶴,昆明水上映牽牛。
聞道漢家全盛日,別館離宮趣非一。甘泉逶迤亙明光,
五柞連延接未央。周廬徼道縱橫轉,飛閣回軒左右長。
須念作勞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為想雄豪壯柏梁,
何如儉陋卑茅室。陽烏黯黯向山沉,夕鳥喧喧入上林。
薄暮賞馀回步輦,還念中人罷百金。
- 春臺望拼音解讀:
- xiá jǐng shǔ sān chūn ,gāo tái liáo sì wàng 。mù jí qiān lǐ jì ,shān chuān yī hé zhuàng 。
tài huá jiàn zhòng yán ,zhōng nán fèn dié zhàng 。jiāo yuán fēn qǐ cuò ,cān chà duō yì zhuàng 。
jiā qì mǎn tōng gōu ,chí bù rù qǐ lóu 。chū yīng yī yī míng hóng shù ,
guī yàn shuāng shuāng qù lǜ zhōu 。tài yè chí zhōng xià huáng hè ,kūn míng shuǐ shàng yìng qiān niú 。
wén dào hàn jiā quán shèng rì ,bié guǎn lí gōng qù fēi yī 。gān quán wēi yǐ gèn míng guāng ,
wǔ zhà lián yán jiē wèi yāng 。zhōu lú jiǎo dào zòng héng zhuǎn ,fēi gé huí xuān zuǒ yòu zhǎng 。
xū niàn zuò láo jū zhě yì ,wù yán wǒ hòu yān néng xù 。wéi xiǎng xióng háo zhuàng bǎi liáng ,
hé rú jiǎn lòu bēi máo shì 。yáng wū àn àn xiàng shān chén ,xī niǎo xuān xuān rù shàng lín 。
báo mù shǎng yú huí bù niǎn ,hái niàn zhōng rén bà bǎi jī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謚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落。
在文化事業上,重視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于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開元七年(719)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異書,官借繕寫。”馬懷素、元行沖、吳兢、韋述等學者20余人在秘閣編校數年,成《群書四部錄》200卷。后有專門設立書院等藏書機構,開元十年(722),在東宮“麗則殿”設立“麗正書院”,次年又創“集賢書院”,專供藏書、校書。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總數達3 060部,51 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 500余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
李隆基的詩詞
-
- 潼關口號
-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 過王濬墓
- 送玄同真人李抱樸謁灊山仙祠
- 溫湯對雪
- 春中興慶宮酺宴
- 幸蜀西至劍門
- 同劉晃喜雨
- 續薛令之題壁
- 南出雀鼠谷答張說
唐代詩詞推薦
-
- 下第別郜扶(一作大,一作秩)
- 送陳七赴西軍
-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qF
- 郊廟歌辭。祭方丘樂章。雍和
- 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 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舊事
- 委順
- 盧山人自巴蜀由湘潭歸茅山因贈
- 答韓湘
- 答皇甫十六侍御北歸留別作
- 春臺望原文,春臺望翻譯,春臺望賞析,春臺望閱讀答案,出自李隆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