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行(胡風(fēng)吹代馬)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 豫章行(胡風(fēng)吹代馬)原文:
- 胡風(fēng)吹代馬,北擁魯陽關(guān)。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云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zhàn)斗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 豫章行(胡風(fēng)吹代馬)拼音解讀:
- hú fēng chuī dài mǎ ,běi yōng lǔ yáng guān 。
wú bīng zhào hǎi xuě ,xī tǎo hé shí hái 。
bàn dù shàng liáo jīn ,huáng yún cǎn wú yán 。
lǎo mǔ yǔ zǐ bié ,hū tiān yě cǎo jiān 。
bái mǎ rào jīng qí ,bēi míng xiàng zhuī pān 。
bái yáng qiū yuè kǔ ,zǎo luò yù zhāng shān 。
běn wéi xiū míng rén ,zhǎn lǔ sù bú xián 。
qǐ xī zhàn dòu sǐ ,wéi jun1 sǎo xiōng wán 。
jīng gǎn shí méi yǔ ,qǐ yún dàn xiǎn jiān 。
lóu chuán ruò jīng fēi ,bō dàng luò xīng wān 。
cǐ qǔ bú kě zòu ,sān jun1 bìn chéng bā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guān)翻譯
-
戰(zhàn)馬在胡風(fēng)的吹拂下,鬃毛盡卷起來,更顯颯爽強健。往北去就是軍事要地魯陽關(guān)了。吳兵旗幟鮮明,耀眼如同海中的雪浪。不知道他們西討什么時候才能歸來。大軍正在上遼津渡河,當(dāng)時黃云蔽空,天色暗淡。老母與兒子離別,十分悲痛,呼號不絕,她們遠遠相送兒子到野間,仍然不愿離去,因為他們都不知再次相見會在何時。旌旗飄揚,白馬嘶嘶,征人已經(jīng)離去了,可她們?nèi)钥拗镁米放剩辉富厝ァG锾熳钍潜瘺龅募竟?jié),豫章山上的白楊苦悶無依,早早便葉落凋零了。士兵們本是太平時代的人,生來就對斬殺胡虜?shù)氖虏⒉皇煜ぁT鯐呦ё约旱纳ε略趹?zhàn)爭中死亡呢?只期望能夠為君主掃除敵寇。傳說李廣在邊塞打獵時,把草中的石頭誤認為是隱伏著的老虎,立即彎弓射去,由于他射箭時專心致志,這箭竟深深地陷入石中。戰(zhàn)士們身在邊塞,也是懷抱一腔報君建功的熱誠,怎會懼怕危險呢?在戰(zhàn)場殺敵膽如鯨飛,聲勢浩大。這首曲子不可以奏響,因為三軍戰(zhàn)士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聽到此曲,一定會感到無限悲傷。…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此詩寫南北兩軍在豫章的一場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苦難,將軍忠勇,力平兇頑。但它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卻難以撫平。這場戰(zhàn)爭應(yīng)是泛指,詩人只是依照樂府舊題順手虛擬以表達反對戰(zhàn)爭的情緒。
全詩可分四段。前六句寫南北兩軍對壘,形勢嚴峻。胡風(fēng)、代馬、北擁,言北兵之強;照雪海謂南兵之盛。何時還,擔(dān)心戰(zhàn)爭持續(xù)時間之長。“黃云慘無顏”用以烘托戰(zhàn)爭氣氛的慘烈。“老母”以下六句為第二段,寫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的災(zāi)難。“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為這段中心句。戰(zhàn)馬悲鳴追攀,白楊秋月早落,為景物烘托。“…詳情
作者介紹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早年在蜀中就學(xué)漫游。青年時期,開始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yīng)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quán)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游歷。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他隱居廬山,但仍密切注視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后參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敗被殺,李白坐系潯陽獄,第二年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飄泊于武昌、潯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當(dāng)涂縣令李陽冰處。縱觀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較復(fù)雜的。儒家、道家、縱橫家、游俠思想對他都有影響。他企羨神仙,向往隱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飛騰為方丈蓬萊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他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又不愿走科舉的道路。他想通過隱居,求仙獲取聲望,從而在名人薦舉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詩人就是在這一思想指導(dǎo)下度過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李白存詩九百九十多首。這些詩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達對理想政治的熱烈追求,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筆鋒揭露政治集團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畫筆點染祖國壯麗的山河。他的詩篇,無論五言七言,無論古體近體,無不別具風(fēng)格,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有《李太白集》。北宋初年,人們發(fā)現(xiàn)《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dāng)時已被之管弦,就是詞的濫觴了。至于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diào)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于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李白的詩詞
-
- 蜀道難(噫吁嚱)
- 鸚鵡洲
- 九日登山
- 登金陵鳳凰臺
- 醉后贈王歷陽(歷陽,和州也)
- 當(dāng)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 流夜郎贈辛判官
- 贈劉都使
-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 游泰山六首
唐朝詩詞推薦
-
- 送任五之桂林
- 從軍行(烽火城西百尺樓)
- 隔浦蓮
- 一斛珠(曉妝初過)
- 采桑子
- 闕題(道由白云盡)
- 調(diào)張籍
- 宿山寺
- 山行留客
- 西歸絕句(五年江上損容顏)
- 豫章行(胡風(fēng)吹代馬)原文,豫章行(胡風(fēng)吹代馬)翻譯,豫章行(胡風(fēng)吹代馬)賞析,豫章行(胡風(fēng)吹代馬)閱讀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