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
作者:周邦彥 朝代:宋朝
- 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原文:
- 眉共春山爭秀。可憐長皺。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潤玉簫閑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闌愁,但問取、亭前柳。
- 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拼音解讀:
- méi gòng chūn shān zhēng xiù 。kě lián zhǎng zhòu 。mò jiāng qīng lèi shī huā zhī ,kǒng huā yě 、rú rén shòu 。
qīng rùn yù xiāo xián jiǔ 。zhī yīn xī yǒu ,yù zhī rì rì yǐ lán chóu ,dàn wèn qǔ 、tíng qián liǔ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柳眉是那樣的秀美,只有嫵媚的春山能與之比美,可惜它卻皺得緊緊的。別讓淚水打濕了花枝,使花兒也像人一樣消瘦。因為知音難覓,她那清亮圓潤的玉簫聲已經很久聽不到了。如果想知道她為什么每天倚著欄干發愁?那就問一問長亭前的柳樹吧!…詳情
相關賞析
-
這是一首寫思婦閨情的小令。古代婦女,特別是一些貴家婦女,既不從事生產勞動,也沒有機會參加社會活動,終日閑居閨中,無所事事。人閑著,思維器官卻不能閑著,傷春恨別,閨怨閨情,就占據了她…詳情
這首詞即是作者以極大的同情來揭示歌女內心的痛苦的。這一歌女形象,可以視作汴京城中眾多歌女悲苦命運的典型概況。…詳情
“閨情”這個題目,是宋詞中常見的。但周邦彥詞寫得新穎別致,不同凡響。閨情詞自必以描寫閨中女子為主,此篇不同凡響,就在于在同類題材中,篇幅短小而內容豐富,無稱艷的辭藻,無刻意的雕飾,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含蓄委婉的筆致、清淡雅致的風格,給人以輕松率意之感。…詳情
作者介紹
- 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雋少檢,不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元豐初,「游太學,有俊聲」。神宗時擢為試太學正。元四年(1089)出為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紹圣四年(1097)還朝,任國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書郎,歷考功員外郎,衛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長治)。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寧波)任入秘書監,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處州(今浙江麗水),值方臘起義,道梗不赴。未幾罷官,提舉南京鴻慶宮,輾轉避居于錢塘、揚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宋史》、《東都事略》與《咸淳臨安志》均有傳。《宋史·藝文志》著錄其《清真居士集》十一卷,已佚。清人厲鶚《宋詩紀事》輯得其佚詩六首,今人羅忼烈又輯得古近體詩三十四首。周邦彥「負一代詞名」(張炎《詞源》卷下),其詞「渾厚和雅」(《詞源》),「縝密典麗」(劉肅《陳元龍集注〈片玉集〉序》,對后世影響較大。
周邦彥的詩詞
-
- 西平樂·稚柳蘇晴
- 訴衷情(商調)
- 法曲獻仙音(大石)
- 點絳唇(孤館迢迢)
- 瑣窗寒(暗柳啼鴉)
- 念奴嬌(大石)
- 紅林檎近(雙調·第二)
- 點絳唇(仙呂傷感)
- 少年游(黃鐘)
- 浪淘沙慢·曉陰重
宋朝詩詞推薦
-
- 聲聲慢·尋尋覓覓
- 秋思(日長似歲閑方覺)
- 憶秦娥(清溪咽)
- 魚游春水·秦樓東風里
- 探芳新·吳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 書洛陽名園記后
- 江神子·恨別
- 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 鶴沖天(梅雨霽)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原文,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翻譯,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賞析,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閱讀答案,出自周邦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