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
作者:孫惟信 朝代:宋朝
- 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原文:
-
璧月小紅樓。聽得吹簫憶舊游。霜冷闌干天似水,揚(yáng)州。薄幸聲名總是愁。
塵暗鹔鹴裘。針線曾榮玉指柔。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空為梅花白了頭。
- 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拼音解讀:
-
bì yuè xiǎo hóng lóu 。tīng dé chuī xiāo yì jiù yóu 。shuāng lěng lán gàn tiān sì shuǐ ,yáng zhōu 。báo xìng shēng míng zǒng shì chóu 。
chén àn sù shuāng qiú 。zhēn xiàn céng róng yù zhǐ róu 。yī mèng jiào lái sān shí zǎi ,xiū xiū 。kōng wéi méi huā bái le tóu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圓圓的月亮高掛在小紅樓上。傳來的簫聲讓我把往事回想。寒霜冷透欄桿,天空像河水一樣清涼,想起揚(yáng)州,那薄情的聲名總是讓我愁傷。灰塵蒙蓋了雁羽做的衣裳,縫制它曾讓你玉指多日繁忙。…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這首詞正是詞人對自己一生放任不羈、寄居他鄉(xiāng)的漂泊生涯的總結(jié),從而流露了晚年對妻子的真摯懷念之情。詞的上片主要是回憶舊游,下片主要是思念妻子。首二句“璧月小紅樓,聽得吹簫憶舊游”以兩…詳情
作者介紹
- 孫惟信
孫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號(hào)花翁,開封(今屬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歲。以祖蔭調(diào)監(jiān),不樂棄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蘇、杭最久。一榻外無長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間,公卿聞其至,皆倒屣而迎長。長身縵袍,氣度疏曠,見者疑為俠客異人。每倚聲度曲,散發(fā)橫笛;或奮袖起舞,悲歌慷慨。終老江湖間。淳祐三年客死錢塘,年六十五。與杜范、趙師秀、翁定、劉克莊等交厚。劉克莊為撰墓志銘,稱其“倚聲度曲,公瑾之妙。散發(fā)橫笛,野王之逸。奮神起舞,越石之壯也”。
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二謂“孫季蕃老于花酒,以詩禁僅為詞,皆太平時(shí)節(jié)閑人也”。《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花翁集 》一卷,注云:“ 在江湖中頗有標(biāo)致,多見前輩,多聞舊事,善雅談,長短句尤工。嘗有官,棄去不仕。”又沈義父《樂府指迷》云:“孫花翁有好詞,亦善運(yùn)意,但雅正中忽有一兩句市進(jìn)話,可惜。”有《 花翁詞 》一卷,已佚。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有輯本。
孫惟信的詩詞
-
- 失調(diào)名(四十九歲自壽)
- 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
- 水龍吟(除夕)
- 醉思凡
- 望遠(yuǎn)行(元夕)
- 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
- 晝錦堂
宋朝詩詞推薦
-
- 訴衷情(種花人自蕊宮來)
- 減字木蘭花(畫橋流水)
- 驀山溪(鴛鴦翡翠)
- 戚氏(晚秋天)
- 南鄉(xiāng)子(花落未須悲)
- 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
- 虞美人(落花已作風(fēng)前舞)
-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 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 洞仙歌(雪云散盡)
- 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原文,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翻譯,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賞析,南鄉(xiāng)子·璧月小紅樓閱讀答案,出自孫惟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