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雨花臺
作者:魏禧 朝代:明朝
- 登雨花臺原文:
-
生平四十老柴荊,此日麻鞋拜故京。
誰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園陵!
牛羊踐履多新草,冠蓋雍容半舊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風(fēng)日夜起江生。
- 登雨花臺拼音解讀:
-
shēng píng sì shí lǎo chái jīng ,cǐ rì má xié bài gù jīng 。
shuí shǐ shān hé quán pò suì ?kě kān jiǎn fá dào yuán líng !
niú yáng jiàn lǚ duō xīn cǎo ,guàn gài yōng róng bàn jiù qīng 。
gē qì bú chéng tiān yǐ mù ,bēi fēng rì yè qǐ jiāng shē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四十年來,甘守貧困度殘生,腳穿麻鞋,此日登臺望舊京。滿目破碎,大好河山誰摧毀?一腔悲憤,園陵松柏竟凋零!牛羊踐踏,大片春草變狼籍,車馬馳騁,半是舊官顯驕橫。暮色蒼茫,欲哭無淚殘…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魏禧是一位極富民族氣節(jié)的文人。他生于明末,明亡后,與兄際瑞、弟禮隱居翠微山,筑室號“易堂”,授徒著述,有“寧都三魏”之稱,又與彭士望等稱“易堂九子”,而以禧之文名為最著。他深懷亡國…詳情
雨花臺是坐落在南京城南的一處名勝,登高遠(yuǎn)眺,諸景諸色,盡收眼底。南京曾是明代建國之初的都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墓就在南京鐘山之上;南明福王朝廷也曾建都于此。詩人登上雨花臺,舉目四…詳情
作者介紹
- 魏禧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與汪琬、侯方域并稱清初散文三大家,與兄際瑞、弟禮合稱寧都三魏,三魏兄弟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岳維屏、彭任等合稱易堂九子。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江西寧都人,明末諸生,明亡隱居翠微峰勺庭,人稱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會友,傳播其明道理、識時務(wù)、重廉恥、畏名義的學(xué)說,結(jié)納賢豪,以圖恢復(fù)。他的文章多頌揚民族氣節(jié)人事,表現(xiàn)出濃烈的民族意識。還善于評論古人的業(yè)跡,對古人的是非曲直、成敗得失都有一定的見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魏禧的詩詞
-
- 登雨花臺
- 登雨花臺
明朝詩詞推薦
-
- 夜讀
- 竹枝詞
- 黃河夜泊
- 乞貓
- 浣溪沙·語燕鳴鳩白晝長
-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 讀書(拭卻韋編塵)
- 出師討滿夷自瓜洲至金陵(縞素臨江誓來胡)
- 駐馬聽(明月中天)
- 卜算子(秋色到空閨)
- 登雨花臺原文,登雨花臺翻譯,登雨花臺賞析,登雨花臺閱讀答案,出自魏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