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
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朝
-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原文:
- 吾觀龍變化,乃知至陽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并。
玄感非象識,誰能測沈冥?
世人拘目見,酣酒笑丹經。
昆侖有瑤樹,安得采其英?
-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拼音解讀:
- wú guān lóng biàn huà ,nǎi zhī zhì yáng jīng 。
shí lín hé míng mì ,yōu dòng wú liú háng 。
gǔ zhī dé xiān dào ,xìn yǔ yuán huà bìng 。
xuán gǎn fēi xiàng shí ,shuí néng cè shěn míng ?
shì rén jū mù jiàn ,hān jiǔ xiào dān jīng 。
kūn lún yǒu yáo shù ,ān dé cǎi qí yī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⑴“吾觀”兩句:古人認為龍是至陽之精,變化無常。⑵冥密:陰暗壅塞。⑶元化:造化。并:合。⑷象識:一作“蒙識”。沈冥:一作“淪冥”。⑸丹經:指道家求仙之術。⑹昆侖: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詳情
相關賞析
-
這首詩開頭兩句“吾觀龍變化,乃知至陽精”是說:“我看那神龍的變化無窮,就知道它是最高的陽氣之精。”古人認為龍是至陽之精,變化無常。這里表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接著寫神龍之能:“石林何…詳情
作者介紹
- 陳子昂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時就富于浪漫的豪俠性格。武則天光宅元年(684)舉進士,因上《大周受命頌》受武則天賞識,拜麟臺正字,后遷右拾遺。陳子昂敢于針砭時弊,不避權貴。萬歲通天元年(696)隨從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負和許多進步主張不能實現,便于圣歷初(698)辭官返鄉。武三思縣令段簡誣陷他,因此入獄,后憂憤而死。終年僅四十二歲。陳子昂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過人的詩人,在詩歌的理論與創作上都表現出大膽的創新精神。他于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風雅比興,反對形式主義的齊梁詩風。他是倡導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對唐詩發展影響很大。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棄浮艷之風,反對駢文,獨具清峻的風格。著有《陳伯玉集》。
陳子昂的詩詞
-
-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軒轅臺
- 答韓使同在邊
-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
- 登幽州臺歌
- 征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
- 初入峽苦風寄故鄉親友
-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 感遇(翡翠巢南海)
- 西還至散關答喬補闕知之
- 感遇(蘭若生春夏)
唐朝詩詞推薦
-
- 都下送辛大之鄂
- 憶江南(春去也,共惜艷陽年)
- 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
- 古風·其五十九
- 竹枝(巴東船舫上巴西)
-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送人赴安西
-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 塞上聞笛
- 新安吏
- 山坡羊·潼關懷古
-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原文,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翻譯,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賞析,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閱讀答案,出自陳子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