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寡婦 / 時世行
作者:杜荀鶴 朝代:唐朝
- 山中寡婦 / 時世行原文:
-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 山中寡婦 / 時世行拼音解讀:
-
fū yīn bīng sǐ shǒu péng máo ,má zhù yī shān bìn fā jiāo 。
sāng zhè fèi lái yóu nà shuì ,tián yuán huāng hòu shàng zhēng miáo 。
shí tiāo yě cài hé gēn zhǔ ,xuán zhuó shēng chái dài yè shāo 。
rèn shì shēn shān gèng shēn chù ,yě yīng wú jì bì zhēng yá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丈夫因戰亂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著粗糙的苧麻衣服,鬢發枯黃面容憔悴。桑樹柘樹都荒廢了,再也不能養蠶,卻要向官府交納絲稅,田園荒蕪了卻還要征收青苗捐。經常挑些野菜,…詳情
相關賞析
-
此詩通過山中寡婦這樣一個典型人物的悲慘命運,透視當時社會的面貌,語極沉郁悲憤。唐朝末年,朝廷上下,軍閥之間,連年征戰,造成“四海十年人殺盡”(《哭貝韜》),“山中鳥雀共民愁”(《山…詳情
作者介紹
-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7),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縣)人。出身寒微,早得詩名,然屢試不第。大順二年(891)登進士第,為宣州節度使田頵幕僚。入后梁,得后梁太祖(朱溫)賞識,于開平元年(907)授翰林學士,遷主客員外郎,五日便卒。其詩多諷時刺世之作,時人贊其詩多「壯言大語」,能使「貪夫廉,邪臣正」。在藝術上,杜荀鶴專攻近體,尤長七律,不重辭藻,善用白描手法,詩風質樸自然,明快有力,后人稱之為「杜荀鶴體」。曾自編《唐風集》三卷,錄詩三百余首。
杜荀鶴的詩詞
-
- 寄顧云
- 出山
- 將游湘湖有作
- 入關因別舍弟
- 書事投所知
- 塞上傷戰士
- 題花木障
- 旅感
- 下第東歸將及故園有作
- 亂后送友人歸湘中
唐朝詩詞推薦
-
- 相和歌辭 挽歌
- 秦宮詩并序(越羅衫袂迎春風)
- 金陵懷古(輦路江楓暗)
- 雜說一·龍說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謝賜珍珠(柳葉雙眉久不描)
- 月夜江行 / 旅次江亭
- 王浚墓下作(人間無阿童)
- 歲暮歸南山
- 盧姬篇(盧姬少小魏王家)
- 山中寡婦 / 時世行原文,山中寡婦 / 時世行翻譯,山中寡婦 / 時世行賞析,山中寡婦 / 時世行閱讀答案,出自杜荀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