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高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朝
- 九日登高原文:
-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 九日登高拼音解讀:
- shì lù shān hé xiǎn ,jun1 mén yān wù shēn 。nián nián shàng gāo chù ,wèi shěng bú shāng xī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這是中唐文學家劉禹錫的五言詩.劉禹錫青年得志.但進退無定,幾遭貶謫,飽嘗仕途坎坷之艱險.貞元十九年(803年),劉禹錫隨杜佑入朝.順宗永元年(805年),他積極參與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不久失敗,首遭貶謫.元和十年(815年),得裴度力薦返京.因游玄都觀寫《游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而復貶連州.大和二年(828年),劉禹錫又被朝廷從和州刺史任召回.這首詩就是詩人此時北還時途經洞庭湖,登樂游原遙望洞庭湖時寫下的佳作.…詳情
作者介紹
-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他的詩精煉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 譽為「詩豪」。他在遠謫湖南、四川時,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并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創作出《竹枝》、《浪淘沙》諸詞,給后世留下「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的民俗畫面。至于「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風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詞》時,曾注明「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
劉禹錫的詩詞
-
- 答柳子厚
- 樂天寄洛下新詩,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懷也
- 詠古二首有所寄
- 踏歌詞(桃蹊柳陌好經過)
- 步虛詞(華表千年一鶴歸)
- 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絕
- 和蘇十郎中謝病閑居時嚴常侍蕭給事…有二毛之作
- 竹枝(日出三竿春霧消)
- 晝居池上亭獨吟
- 和鄆州令狐相公春晚對花
唐朝詩詞推薦
-
- 古風(丑女來效顰)
- 寄東魯二稚子
- 巫山神女廟(巫山十二郁蒼蒼)
- 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 題齊安城樓
- 金陵懷古
- 過晉陽宮
- 千里思(思歸但長嗟)
- 后宮詞
- 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 九日登高原文,九日登高翻譯,九日登高賞析,九日登高閱讀答案,出自劉禹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