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代
- 端午即事原文:
-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 端午即事拼音解讀:
- wǔ yuè wǔ rì wǔ ,zèng wǒ yī zhī ài 。 gù rén bú kě jiàn ,xīn zhī wàn lǐ wài 。
dān xīn zhào sù xī ,bìn fā rì yǐ gǎi 。 wǒ yù cóng líng jun1 ,sān xiāng gé liáo hǎi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孫,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第一,授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理宗朝,歷除江西提刑。咸淳六年(1270),除軍器臨,尋兼崇政殿說書,又兼學士院權直,忤賈似道,罷歸家居。九年,除湖南提刑,差知贛州。德祐元年(1275),應詔勤王,盡出家資募兵至臨安,出知平江府。是年底,簽書樞密院事。二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辭相印不拜,使至元軍營請和,被扣留北去,至鎮江得脫。益王立,召至福州,拜右相,亦辭未拜。以樞密使、同都督諸路軍馬出江西。帝昺即位,授少保、信國公。是年底(1279年初),于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押之大者,囚禁數年。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遇害于柴市?!端问贰酚袀?。陳霆《渚山堂詞話》卷二:「文文山詞,在南宋諸人中,特為富麗。」陳廷焯《云韶集》卷九:「氣極雄深,語極蒼秀。其人絕世,詞亦非他人所能到?!箘⑽踺d《藝概》卷四:「文文山詞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聲,其實乃變之正也。故詞當合其人之境地以觀之?!雇鯂S《人間詞話》:「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圣與、叔夏、公謹諸人之上?!乖姼鑴撟饕缘碌v之變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多為應酬之作。后期詩歌記述了他抗元斗爭的艱若歷程。所謂《指南錄》、《指南后錄》,集名出自詩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其中《正氣歌》、《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南安軍》、《除夜》、《過零丁洋》、《金陵驛》、《揚子江》等,都是氣貫長虹、感人至深的名篇。《正氣歌》作于就義前一年,熱情地歌頌了古代為正義而斗爭的志士,表示自己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堅持民族氣節的頑強意志,直敘而下,一如正氣運行,不尚雕飾而大氣包舉,感情真摯而強烈。《過零丁洋》是他被俘后經過零丁洋寫的。是回答漢奸、元軍元帥張弘范的。詩中痛切地訴說了民族的和個人的艱危遭遇,表達自己為國家社稷捐軀的決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百年來,激勵過成千上萬為國家民族的利益、為正義事業而斗爭的人們。這些詩歌表現了作者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忠憤慷慨,蒼涼悲壯,堪稱詩史。文章以《指南錄后序》最有名。記述了出使元營被拘得以脫險的經過,雖以敘事為主,但飽含著強烈的抒情性,氣勢磅礴,基調悲壯。文天祥也有詞作傳世,雖只幾首,但風骨甚高,如被囚期間寫的《酹江月》等,激越沉痛。所著《文山先生全集》20卷。其詞今傳《文山樂府》。
文天祥的詩詞
-
- 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 南安軍
- 滿江紅(又捱過、幾番秋色)
- 念奴嬌(水天空闊)
- 金陵驛二首·其一
- 揚子江
- 齊天樂(慶湖北漕知鄂州李樓峰)
- 滿江紅·代王夫人作
- 滿江紅·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
- 正氣歌
宋代詩詞推薦
-
-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浣溪沙(霜菊黃)
- 浣溪沙(次韻向薌林)
- 浣溪沙(慶董內機)
- 鵲橋仙(壽趙帥)
- 睿恩新
- 鷓鴣天(詠紅梅)
- 鶯啼序·荷和趙修全韻
- 菩薩蠻(春閨)
- 菩薩蠻(十一之十一)
- 端午即事原文,端午即事翻譯,端午即事賞析,端午即事閱讀答案,出自文天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