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
作者:毛澤東 朝代:當代- 卜算子·詠梅原文: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詠梅拼音解讀:
-
dú lù yóu yǒng méi cí ,fǎn qí yì ér yòng zhī 。
fēng yǔ sòng chūn guī ,fēi xuě yíng chūn dào 。yǐ shì xuán yá bǎi zhàng bīng ,yóu yǒu huā zhī qiào 。
qiào yě bú zhēng chūn ,zhī bǎ chūn lái bào 。dài dào shān huā làn màn shí ,tā zài cóng zhōng xià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卜算子·詠梅譯文及注釋
風雨把春天送歸這里,飛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來到。已經是冰封雪凍最寒冷的時候,懸崖邊上還盛開著俏麗的梅花。梅花雖然俏麗,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為了向人們報告春天到來的消息。等到百…詳情卜算子·詠梅英文
風雨送春歸,Windy rain had sent spring away,飛雪迎春到。Flying snow has welcomed spring back.已是懸崖百丈冰,C…詳情 -
卜算子·詠梅鑒賞二
中國文學上,歌詠梅花的詩詞作品難以計數。上自帝王貴族,下至平民文士,詠梅之作層出不窮。詠梅者或傾心于梅花之香艷,著力刻畫摹寫其綽約風姿;或傾慕其高潔的品質,于描寫之中注入作者個人的…詳情卜算子·詠梅寫作背景
其一: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寫于1961年12月。在當時,正值反華高潮、三年自然災害,這時國內有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喪失信心,年輕的共和國處于極度危險的境地。 其二: 毛…詳情卜算子·詠梅主題
這首詞上闋描寫了梅花傲寒開放的美好身姿,詞人筆下的梅花,首先是梅花本身,表現了梅花的特點——不畏嚴寒,開放在堅冰懸崖,同時又不拘于梅花本身,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下闕揭示其精神品格,由…詳情卜算子·詠梅賞析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里所據陸游詠梅…詳情卜算子·詠梅鑒賞一
該詞是毛澤東讀陸游同題詞,反其意而作。寫于1961年12月,最早發表于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詩詞》。梅花,在中國文人的筆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審美…詳情 - 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
- 七律(別夢依稀咒逝川)
- 七律二首(綠水青山枉自多)
- 沁園春(獨立寒秋)
- 五律(外侮需人御)
- 憶秦娥(西風烈)
- 沁園春·雪
- 沁園春·長沙
- 水調歌頭(才飲長沙水)
- 菩薩蠻(茫茫九派流中國)
-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
- 無題
- 勤奮
- 八六子
- 卜算子 詠春
- 獨酌
- 緣遠(同音詩)
- 無題1
- 水龍吟
- 回田園
- 四季韻
- 卜算子·詠梅原文,卜算子·詠梅翻譯,卜算子·詠梅賞析,卜算子·詠梅閱讀答案,出自毛澤東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毛澤東的詩詞
當代詩詞推薦
詩詞類別
毛澤東的詩詞
- 《七律(別夢依稀咒逝川)》
- 《七律二首(綠水青山枉自多)》
- 《沁園春(獨立寒秋)》
- 《五律(外侮需人御)》
- 《憶秦娥(西風烈)》
- 《沁園春·雪》
- 《沁園春·長沙》
- 《水調歌頭(才飲長沙水)》
- 《菩薩蠻(茫茫九派流中國)》
-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