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論語十則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 論語十則拼音解讀:
-
zǐ yuē :“xué ér shí xí zhī ,bú yì shuō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bú yì lè hū ?rén bú zhī ér bú yùn ,bú yì jun1 zǐ hū ?”(《xué ér 》)
cé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shěng wú shēn :wéi rén móu ér bú zhōng hū ?yǔ péng yǒu jiāo ér bú xìn hū ?chuán bú xí hū ?”(《xué ér 》)
zǐ yuē :“wēn gù ér zhī xīn ,kě yǐ wéi shī yǐ 。”(《wéi zhèng 》)
zǐ yuē :“xué ér bú sī zé wǎng ,sī ér bú xué zé dài 。”(《wéi zhèng 》)
zǐ yuē :“yóu ,huì nǚ zhī zhī hū !zhī zhī wéi zhī zhī ,bú zhī wéi bú zhī ,shì zhī yě 。”(《wéi zhèng 》)
zǐ yuē :“jiàn xián sī qí yān ,jiàn bú xián ér nèi zì shěng yě 。”(《lǐ rén 》)
zǐ yuē :“sān rén háng ,bì yǒu wǒ shī yān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qí bú shàn zhě ér gǎi zhī 。”(《shù ér 》)
céng zǐ yuē :“shì bú kě yǐ bú hóng yì ,rèn zhòng ér dào yuǎn 。rén yǐ wéi jǐ rèn ,bú yì zhòng hū ?sǐ ér hòu yǐ ,bú yì yuǎn hū ?”(《tài bó 》)
zǐ yuē :“suì hán ,rán hòu zhī sōng bǎi zhī hòu diāo yě 。”(《zǐ hǎn 》)
zǐ gòng wèn yuē :“yǒu yī yán ér kě yǐ zhōng shēn háng zhī zhě hū ?”zǐ yuē :“qí shù hū !jǐ suǒ bú yù ,wù shī yú rén 。”(《wèi líng gō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論語十則譯文及注釋
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并且按時地去復…詳情論語十則逐則注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第四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詳情論語十則“樂”的解釋
不亦樂乎的“樂”不應該讀yuè,而應該讀lè。因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詳情論語十則通假字
不亦說乎:“說”通“悅”的古字,愉悅,高興。是知也:“知”通“智”,聰明,智慧。誨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詳情論語十則詞類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作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作名詞。傳不習乎:傳,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可譯為按時。…詳情論語十則一詞多義
1. 知:(1)了解(人不知而不慍)。(2)明白(誨女知之乎)。(3)是知也(通“智”,智慧)。2.而:(1)轉折連詞(人不知而不慍)。(2)順承連詞(溫故而知新)。(3)并列連詞…詳情論語十則特殊句式
(1)判斷句是知也 (“也”表判斷)(2)省略句1.可以(之)為師矣(省略賓語“之”)2.人不知(之)而不慍(省略賓語“之”)…詳情論語十則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與朋友交…詳情 -
論語十則所涉成語
【不亦樂乎】:指快樂得無法形容。【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任重…詳情 - 佚名
古詩文網收錄了先秦到現代的數十萬詩詞,很多詩詞因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統一歸為佚名。
-
- 裳裳者華
- 郊廟歌辭。蠟百神樂章。肅和
- 禮記引南人言
- 郊廟歌辭。周朝饗樂章。康順
- 村人學解嘲人語
-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福和
- 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真和
- 有子之言似夫子
- 林琴南敬師
- 言志·腰纏十萬貫
-
- 定之方中(定之方中)
- 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
- 晉書引逸詩
- 重別周尚書(陽關萬里道)
- 清廟
- 七月
- 原壤歌
- 葛覃(葛之覃兮)
- 更漏子·本意
- 東方未明(東方未明)
- 論語十則原文,論語十則翻譯,論語十則賞析,論語十則閱讀答案,出自佚名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佚名的詩詞
先秦詩詞推薦
詩詞類別
- 「初中文言文」
佚名的詩詞
- 《裳裳者華》
- 《郊廟歌辭。蠟百神樂章。肅和》
- 《禮記引南人言》
- 《郊廟歌辭。周朝饗樂章。康順》
- 《村人學解嘲人語》
-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福和》
- 《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真和》
- 《有子之言似夫子》
- 《林琴南敬師》
- 《言志·腰纏十萬貫》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