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五之一·雙調)
作者:柳永 朝代:宋代
- 巫山一段云(五之一·雙調)原文:
-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穩破非煙。何處按云軒。
昨夜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幾回山腳弄云濤。仿佛見金鰲。
- 巫山一段云(五之一·雙調)拼音解讀:
- liù liù zhēn yóu dòng ,sān sān wù wài tiān 。jiǔ bān lín wěn pò fēi yān 。hé chù àn yún xuān 。
zuó yè má gū péi yàn 。yòu huà péng lái qīng qiǎn 。jǐ huí shān jiǎo nòng yún tāo 。fǎng fó jiàn jīn á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潤州(今江蘇鎮江)。身后很凄涼,由歌女們聚資營葬?!端问贰窡o傳,事跡散見筆記、方志。善為詩文,「皆不傳于世,獨以樂章膾灸人口」(《清波雜志》卷八)。所著《樂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詞自成一派,世稱「屯田蹊徑」、「柳氏家法」。《避暑錄話》卷三記西夏歸朝官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可見柳詞影響之大。其詞對后世詞家及金元戲曲、明清小說有重大影響。詞集名《樂章詞》,主要內容描寫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發自己的不平和牢騷以及羈旅行役之苦、離別懷人之情。都市的風物之美、社會的富庶在詞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現。如描寫杭州風光的《望海潮》,相傳金主完顏亮讀到「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乖跒楦枧畟儗懽鞯脑~篇中,表現了對她們的同情,唱出了她們的心聲。在這類詞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內容和頹廢的情調。藝術成就最高的是羈旅行役之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點有染,感人至深。同時,賦予身世之嘆和濃重的傷感情調,為人們千古傳誦。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在詞的發展史上有著突出的貢獻。首先,他始衍慢詞。運用鋪敘、渲染等手法,擴大了詞的容量。其次,以俚語、俗語入詞,呈現口語化的特色。同時,在藝術上運用傳統的情景交融、點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入詞,使詞作韻味雋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題材和藝術上都有創新,所以流傳很廣。甚至連西夏也「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有《樂章集》傳世,存詞210多首,按宮調編次,共16個宮調150個詞調,這說明柳永的作品不僅是詞集而且是可以入樂演唱的唱本,故名《樂章集》。
柳永的詩詞
-
- 少年游(十之七·林鐘商)
- 玉山枕(仙呂調)
- 早梅芳(海霞紅)
- 瑞鷓鴣(二之一·南呂調)
- 斗百花(颯颯霜飄鴛瓦)
- 定風波·自春來
-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
- 木蘭花令(仙呂調)
- 留客?。昼娚蹋?/a>
- 迷仙引·才過笄年
宋代詩詞推薦
-
- 慶宮春·雙槳莼波
- 醉落魄(憶別)
- 花幕暗
- 浣溪沙(秋思)
- 謁金門(常山道中)
- 沁園春(乙未代壽尤制帥)
- 減字浣溪沙(十五之三)
- 斗百花(汶妓褚延娘)
- 促拍丑奴兒(壽孟萬戶)
- 賀新郎(寄趙南仲端明)
- 巫山一段云(五之一·雙調)原文,巫山一段云(五之一·雙調)翻譯,巫山一段云(五之一·雙調)賞析,巫山一段云(五之一·雙調)閱讀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