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宮春·雙槳莼波
作者:姜夔 朝代:宋代- 慶宮春·雙槳莼波原文:
紹熙辛亥除夕。余別石湖歸吳興,雪后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云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后五年冬,復與俞商卿、張平甫、鈷樸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道經吳淞。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樸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闕,蓋過旬,涂稿乃定。樸翁咎余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樸翁皆工于詩。所出奇詭;余亦強追逐之。此行既歸。各得五十余解。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擋素襪。如今安在?惟有闌干,伴人一霎。- 慶宮春·雙槳莼波拼音解讀:
-
shào xī xīn hài chú xī 。yú bié shí hú guī wú xìng ,xuě hòu yè guò chuí hóng ,cháng fù shī yún :“lì zé máng máng yàn yǐng wēi 。yù fēng zhòng dié hù yún yī ;zhǎng qiáo jì mò chūn hán yè ,zhī yǒu shī rén yī gě guī 。”hòu wǔ nián dōng ,fù yǔ yú shāng qīng 、zhāng píng fǔ 、gǔ pǔ wēng zì fēng yú tóng zǎi ,yì liáng xī 。dào jīng wú sōng 。shān hán tiān jiǒng ,yún làng sì hé ,zhōng xī xiàng hū bù chuí hóng 。xīng dòu xià chuí 。cuò zá yú huǒ 。shuò chuī lǐn lǐn 。zhī jiǔ bú néng zhī 。pǔ wēng yǐ qīn zì chán ,yóu xiàng yǔ háng yín 。yīn fù cǐ què ,gài guò xún ,tú gǎo nǎi dìng 。pǔ wēng jiù yú wú yì ,rán yì suǒ dān ,bú néng zì yǐ yě 。píng fǔ 、shāng qīng 、pǔ wēng jiē gōng yú shī 。suǒ chū qí guǐ ;yú yì qiáng zhuī zhú zhī 。cǐ háng jì guī 。gè dé wǔ shí yú jiě 。
shuāng jiǎng chún bō ,yī suō sōng yǔ ,mù chóu jiàn mǎn kōng kuò 。hū wǒ méng ōu ,piān piān yù xià ,bèi rén hái guò mù mò 。nà huí guī qù ,dàng yún xuě 、gū zhōu yè fā 。shāng xīn zhòng jiàn ,yī yuē méi shān ,dài hén dī yā 。
cǎi xiāng jìng lǐ chūn hán ,lǎo zǐ pó suō ,zì gē shuí dá ?chuí hóng xī wàng ,piāo rán yǐn qù ,cǐ xìng píng shēng nán è 。jiǔ xǐng bō yuǎn ,zhèng níng xiǎng 、míng dǎng sù wà 。rú jīn ān zài ?wéi yǒu lán gàn ,bàn rén yī shà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堯章,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時屬嶺南道愛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歲孤貧。二十歲后,北游淮楚,南歷瀟湘。淳熙十三年(1186),結識蕭德藻于長沙。泛湘江,登衡山,作《一萼紅》、《霓裳中序第一》、《湘月》諸詞。次年,姜夔隨蕭德藻同歸湖州,卜居苕溪之上,與弁山之白石洞天為鄰,后永嘉潘檉就為他取字曰白石道人。楊萬里稱他「于文無所不工,甚似陸天隨(龜蒙)」,范成大稱其「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紹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詣石湖,授范成大以詠梅之《暗香》、《疏影》新聲兩闋,成大喜以歌妓小紅為贈。紹熙四年(1193)起,姜夔出入貴胄張鑒(中興名將張浚之后)之門,依之十年。慶元二年(1196)后遷移杭州。曾上書論雅樂,進《大樂議》一卷,《琴瑟考古圖》一卷,因與太常議不合而罷。慶元五年(1199),復上《圣宋鐃歌鼓吹》十四首,詔免解,與試禮部;不第,遂以布衣終身。嘉泰三、四年間(1203─1204),以《漢宮春》、《永遇樂》諸詞與辛棄疾蓬萊閣、北固亭之作唱酬。二人雖詞風不同,辛棄疾亦「深服其長短句」,堪謂并世知音。姜夔六十以后,旅食金陵、揚州等地,晚境益牢落困苦。卒年約在嘉定十三四年之際。卒后由吳潛等助殯,葬于杭州錢塘門外之西馬塍。姜夔一生困躓場屋,然襟期灑落,氣貌若不勝衣。家無立錐,而富于翰墨圖書之藏。精賞鑒,工書法,品評法帖有「書家申韓」之稱。著有《白石詩集》一卷,《詩說》一卷,《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別集一卷,《續書譜》一卷,《絳帖平》二十卷等十三種。姜夔為南宋開宗立派的詞家巨擘之一,與周邦彥并稱「周姜」。且精于樂律,能自制曲。自謂作詞「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以律」,與拘譜盲填者不同。集中有十七首詞,自注工尺旁譜,是流傳至今惟一完整的宋代詞樂文獻。張炎《詞源》推尊姜夔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后世即以「清空」與「騷雅」標舉白石詞風。南宋后期詞人大多「遠祧清真,近師白石」,就是仰承與追隨這種詞風。清初的浙西詞派則專奉姜夔為不祧之宗,從而形成「家白石而戶玉田」的盛況,一直延續至乾隆中葉。他科考不第,一生飄泊,終老布衣,是位典型的清客詞人。且詩、書、畫、音樂俱精。雖依他人生活,交往亦多權貴,但人品風雅清高,只是以文會友,并不靠干謁權貴求取功名富貴。詞集名為《白石道人歌曲》。他的詞屬婉約派,風格清峻,音調諧婉,多寫愛情,或自傷身世,有一些表現出對國家命運、社會現實的關心。由于身世、經歷、個性的關系,他不可能象辛棄疾那樣唱出愛國主義的最強音,只能是對國運的詠嘆。另一個重要的內容是抒寫自己凄苦的身世,高潔的襟袍。最膾炙人口的是《點絳唇·燕雁無心》。《暗香》、《疏影》托物寄情,通過對梅花品格的贊美,描繪一種高潔的境界,打入身世之感。戀詞如《長亭怨慢》、《鷓鴣天》等都寫得情真意摯,宛轉纏綿。白石詞藝術成就很高,風格清峻峭拔。他創作態度嚴謹,特別重視語言凝煉精妙,音樂性強,也注意吸收民間口語入詞,素樸而天成。在詠物詞中,常用比興手法,多詠柳、梅、荷等,寄寓家國身世之感,高潔脫俗之志。在篇章結構上,學清真詞,尤重以景結情。姜夔在詞的發展史上影響很大,歷來周(邦彥)、姜并稱。他既有繼承清真詞的一面,又有創新的一面;既學稼軒,又杜絕了某些辛派詞人的粗豪之弊。張炎在《詞源》中說姜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在南宋后期詞壇上獨樹一幟,仿效者一時蜂起,不僅直接影響了王沂孫、張炎,還下開清代朱彝尊等浙派詞人。有《白石詞》、《白石道人詩》傳世。集評:宋·張炎《詞源》卷下:「姜白石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宋·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六:「白石道人,中興詩家名流,詞極精妙,不減清真樂府,其間高處,有美成所不能及。」清·汪森《詞綜》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轉相矜尚,曲調愈多,流派因之亦別。短長互見,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練,歸于醇雅。于是史達祖、高觀國羽翼之;張輯、吳文英師之于前;趙以夫、蔣捷、周密、陳允衡,王沂孫、張炎、張翥效之于后,譬之于樂,舞箾至于九變,而詞之能事畢矣。」清·周濟《宋四家詞選》序論:「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蓋二公皆極熱中,故氣味吻合。辛寬姜窄,寬故容藏,窄故斗硬。」清·劉熙載《藝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詞,稼軒豪杰之詞。才子、豪杰,各從其類愛之,強論得失,皆偏辭也。姜白石詞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擬諸形容,在樂則琴,在花則梅也。」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姜堯章詞,清虛騷雅,每于伊郁中饒蘊藉,清真之勁敵,南宋一大家也。夢窗、玉田諸人,未易接武。」
-
- 長亭怨慢·漸吹盡
- 永遇樂(云鬲迷樓,苔封很石)
-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 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將詣淮而不得因夢思以述志
-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 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 浣溪沙(丙辰臘,與俞商卿、銛樸翁同寓新安溪莊舍,得臘花韻甚,賦二首)
- 水調歌頭(富覽亭永嘉作)
- 鷓鴣天(京洛風流絕代人)
- 解連環(玉鞍重倚)
-
- 江神子(集句惜春)
-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 蕙蘭芳(贛州推廳新創池亭、畫橋,時宴其中,今小春舞。小春乃吾家小妓也)
- 沁園春(自鄞歸賦)
- 沁園春(壽陶守)
- 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
- 木蘭花令(當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
- 二色蓮(詠題)
- 桂枝香(重陽)
- 一萼紅(夜聞南婦哭北夫)
- 慶宮春·雙槳莼波原文,慶宮春·雙槳莼波翻譯,慶宮春·雙槳莼波賞析,慶宮春·雙槳莼波閱讀答案,出自姜夔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姜夔的詩詞
宋代詩詞推薦
詩詞類別
- 「辭賦精選」
姜夔的詩詞
- 《長亭怨慢·漸吹盡》
- 《永遇樂(云鬲迷樓,苔封很石)》
-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 《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將詣淮而不得因夢思以述志》
-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 《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 《浣溪沙(丙辰臘,與俞商卿、銛樸翁同寓新安溪莊舍,得臘花韻甚,賦二首)》
- 《水調歌頭(富覽亭永嘉作)》
- 《鷓鴣天(京洛風流絕代人)》
- 《解連環(玉鞍重倚)》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