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別筵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 夜別筵原文:
- 夜長酒闌燈花長,燈花落地復落床。似我別淚三四行,
滴君滿坐之衣裳。與君別后淚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 夜別筵拼音解讀:
- yè zhǎng jiǔ lán dēng huā zhǎng ,dēng huā luò dì fù luò chuáng 。sì wǒ bié lèi sān sì háng ,
dī jun1 mǎn zuò zhī yī shang 。yǔ jun1 bié hòu lèi hén zài ,nián nián zhe yī xīn mò gǎi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一帶)人。幼年喪父,家境比較貧困。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明經及第。唐憲宗元和初,應制策第一,任左拾遺,歷監察御史等職。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得罪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他遭到這次打擊后,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調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時,任武昌軍節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無復倚傍」的精神,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寫過一些《樂府古題》和《新題樂府》,借用樂府的體裁,自出新意,借以「諷當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稱作「古諷」、「律諷」。此外,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言淺情深,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廣度都不及白居易。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
元稹的詩詞
-
- 永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鳳樓赦天下…不及盛觀
- 送盧戡
- 灃西別樂天博載樊宗憲李景信兩秀才…三月三十日相餞送
- 八月十四日夜玩月
- 酬樂天早夏見懷
- 狂醉
- 初除浙東,妻有阻色,因以四韻曉之
- 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
- 春晚寄楊十二,兼呈趙八(時楊生館于趙氏)
- 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
唐代詩詞推薦
-
- 寄馮使君
- 奉和圣制潼關口號應制
- 傷死奴
- 寄從叔
- 送河西從事
-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龍沙
- 賈言忠引諺
- 書原上鮑處士屋壁
- 途中感懷寄青城李明府
- 安國寺贈廣宣上人
- 夜別筵原文,夜別筵翻譯,夜別筵賞析,夜別筵閱讀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