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 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原文:
- 激射分流闊,灣環此地多。暫停隨梗浪,猶閱敗霜荷。
恨阻還江勢,思深到海波。自傷才畎澮,其奈贈珠何。
- 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拼音解讀:
- jī shè fèn liú kuò ,wān huán cǐ dì duō 。zàn tíng suí gěng làng ,yóu yuè bài shuāng hé 。
hèn zǔ hái jiāng shì ,sī shēn dào hǎi bō 。zì shāng cái quǎn huì ,qí nài zèng zhū hé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一帶)人。幼年喪父,家境比較貧困。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明經及第。唐憲宗元和初,應制策第一,任左拾遺,歷監察御史等職。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得罪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他遭到這次打擊后,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調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時,任武昌軍節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無復倚傍」的精神,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寫過一些《樂府古題》和《新題樂府》,借用樂府的體裁,自出新意,借以「諷當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稱作「古諷」、「律諷」。此外,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言淺情深,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廣度都不及白居易。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
元稹的詩詞
-
-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 別嶺南熊判官
- 諭寶二首
- 閬州開元寺壁題樂天詩
- 落月
- 相和歌辭。決絕詞三首
- 香球
- 蟲豸詩。巴蛇(三首)
- 連昌宮詞
- 酬樂天雨后見憶
唐代詩詞推薦
-
- 蘭二首
- 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
- 送寇侍御司馬之明州
-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 送柴侍御
- 小魚詠寄涇州楊侍郎
- 觀棋(一作溫庭筠詩)
- 和李德裕游漢州房公湖二首
- 送郗詹事
- 元日有題
- 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原文,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翻譯,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賞析,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閱讀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