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樂天二首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 寄樂天二首原文:
- 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雷陳。唯應(yīng)鮑叔猶憐我,
自保曾參不殺人。山入白樓沙苑暮,潮生滄海野塘春。
老逢佳景唯惆悵,兩地各傷何限神。
論才賦命不相干,鳳有文章雉有冠。羸骨欲銷猶被刻,
瘡痕未沒又遭彈。劍頭已折藏須蓋,丁字雖剛屈莫難。
休學(xué)州前羅剎石,一生身敵海波瀾。
- 寄樂天二首拼音解讀:
- róng rǔ shēng chén yǐng yǔ shēn ,shì qíng shuí shì jiù léi chén 。wéi yīng bào shū yóu lián wǒ ,
zì bǎo céng cān bú shā rén 。shān rù bái lóu shā yuàn mù ,cháo shēng cāng hǎi yě táng chūn 。
lǎo féng jiā jǐng wéi chóu chàng ,liǎng dì gè shāng hé xiàn shén 。
lùn cái fù mìng bú xiàng gàn ,fèng yǒu wén zhāng zhì yǒu guàn 。léi gǔ yù xiāo yóu bèi kè ,
chuāng hén wèi méi yòu zāo dàn 。jiàn tóu yǐ shé cáng xū gài ,dīng zì suī gāng qū mò nán 。
xiū xué zhōu qián luó shā shí ,yī shēng shēn dí hǎi bō lá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一帶)人。幼年喪父,家境比較貧困。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明經(jīng)及第。唐憲宗元和初,應(yīng)制策第一,任左拾遺,歷監(jiān)察御史等職。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嚴(yán)礪等人的不法行為,得罪權(quán)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他遭到這次打擊后,轉(zhuǎn)與宦官和權(quán)貴妥協(xié),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調(diào)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時,任武昌軍節(jié)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他的文學(xué)主張與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無復(fù)倚傍」的精神,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fā)展。他寫過一些《樂府古題》和《新題樂府》,借用樂府的體裁,自出新意,借以「諷當(dāng)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其中也有諷刺現(xiàn)實的,稱作「古諷」、「律諷」。此外,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言淺情深,在藝術(shù)上有較高的成就。他的詩在當(dāng)時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廣度都不及白居易。詩的風(fēng)格與白居易相近,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
元稹的詩詞
-
- 寄浙西李大夫四首
- 送杜元穎
- 后湖
- 春晚寄楊十二,兼呈趙八(時楊生館于趙氏)
- 感事三首(此后并是學(xué)士時作)
- 酬樂天醉別
- 山枇杷
- 華岳寺
- 競舟
- 相和歌辭。董逃行
唐代詩詞推薦
-
- 雜曲歌辭。自君之出矣
- 奉和魯望病中秋懷次韻
- 江上送別
-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 題娥皇廟
- 百子池
- 贈友人罷舉赴辟命
- 奉陪侍中游石筍溪十二韻
- 頌魯
- 題赤城中巖寺
- 寄樂天二首原文,寄樂天二首翻譯,寄樂天二首賞析,寄樂天二首閱讀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