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 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原文:
- 死別重泉閟,生離萬里賒。瘴侵新病骨,夢到故人家。
遙淚陳根草,閑收落地花。庾公樓悵望,巴子國生涯。
河任天然曲,江隨峽勢斜。與君皆直戇,須分老泥沙。
- 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拼音解讀:
- sǐ bié zhòng quán bì ,shēng lí wàn lǐ shē 。zhàng qīn xīn bìng gǔ ,mèng dào gù rén jiā 。
yáo lèi chén gēn cǎo ,xián shōu luò dì huā 。yǔ gōng lóu chàng wàng ,bā zǐ guó shēng yá 。
hé rèn tiān rán qǔ ,jiāng suí xiá shì xié 。yǔ jun1 jiē zhí gàng ,xū fèn lǎo ní shā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一帶)人。幼年喪父,家境比較貧困。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明經及第。唐憲宗元和初,應制策第一,任左拾遺,歷監察御史等職。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得罪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他遭到這次打擊后,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調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時,任武昌軍節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無復倚傍」的精神,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寫過一些《樂府古題》和《新題樂府》,借用樂府的體裁,自出新意,借以「諷當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稱作「古諷」、「律諷」。此外,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言淺情深,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廣度都不及白居易。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
元稹的詩詞
-
- 相和歌辭。決絕詞三首
- 雪天
-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
- 薔薇架(清水驛)
- 離思五首
-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 日高睡
- 舞腰
- 采珠行
- 緣路
唐代詩詞推薦
-
- 漁父詞一十八首。神效
- 效古秋夜長
- 代胡僧留別
- 曲江夜思
- 東亭閑望
- 題韋籌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詩,題作韋壽博書齋)
- 送曹稅
- 試越裳貢白雉
- 海棠二首
- 獻中書韓舍人
- 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原文,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翻譯,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賞析,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閱讀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