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原文:
- 慈竹不外長,密比青瑤華。矛攢有森束,玉粒無蹉跎。
纖粉妍膩質(zhì),細(xì)瓊交翠柯。亭亭霄漢近,靄靄雨露多。
冰碧寒夜聳,簫韶風(fēng)晝羅。煙含朧朧影,月泛鱗鱗波。
鸞鳳一已顧,燕雀永不過。幽姿媚庭實,顥氣爽天涯。
峻節(jié)高轉(zhuǎn)露,貞筠寒更佳。托身仙壇上,靈物神所呵。
時與天籟合,日聞陽春歌。應(yīng)憐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拼音解讀:
- cí zhú bú wài zhǎng ,mì bǐ qīng yáo huá 。máo zǎn yǒu sēn shù ,yù lì wú cuō tuó 。
xiān fěn yán nì zhì ,xì qióng jiāo cuì kē 。tíng tíng xiāo hàn jìn ,ǎi ǎi yǔ lù duō 。
bīng bì hán yè sǒng ,xiāo sháo fēng zhòu luó 。yān hán lóng lóng yǐng ,yuè fàn lín lín bō 。
luán fèng yī yǐ gù ,yàn què yǒng bú guò 。yōu zī mèi tíng shí ,hào qì shuǎng tiān yá 。
jun4 jiē gāo zhuǎn lù ,zhēn jun1 hán gèng jiā 。tuō shēn xiān tán shàng ,líng wù shén suǒ hē 。
shí yǔ tiān lài hé ,rì wén yáng chūn gē 。yīng lián gū shēng zhě ,cuī shé chéng bìng kē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陽一帶)人。幼年喪父,家境比較貧困。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明經(jīng)及第。唐憲宗元和初,應(yīng)制策第一,任左拾遺,歷監(jiān)察御史等職。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嚴(yán)礪等人的不法行為,得罪權(quán)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他遭到這次打擊后,轉(zhuǎn)與宦官和權(quán)貴妥協(xié),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調(diào)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時,任武昌軍節(jié)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他的文學(xué)主張與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無復(fù)倚傍」的精神,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fā)展。他寫過一些《樂府古題》和《新題樂府》,借用樂府的體裁,自出新意,借以「諷當(dāng)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其中也有諷刺現(xiàn)實的,稱作「古諷」、「律諷」。此外,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言淺情深,在藝術(shù)上有較高的成就。他的詩在當(dāng)時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廣度都不及白居易。詩的風(fēng)格與白居易相近,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
元稹的詩詞
-
- 與樂天同葬杓直
- 送公度之福建(此后并同州刺史時作)
-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此后并江陵士曹時作)
- 別孫村老人(寒食日)
- 寒
- 遣春十首
- 離思五首·其四
- 酬段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十四韻(次用本韻)
- 景申秋八首
- 度門寺
唐代詩詞推薦
-
- 答田征君
- 寒食日同陸處士行報德寺,宿解公房
- 結(jié)襪子
- 食曲河驛(驛在商鄧間)
- 麗春
- 古意二首(擬陳拾遺)
- 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
- 四明山詩。鞠侯
- 屏居盩厔
- 史
-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原文,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翻譯,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賞析,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閱讀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