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文登營(冉冉雙幡度海涯)
作者:戚繼光 朝代:明朝
- 過文登營(冉冉雙幡度海涯)原文:
- 【過文登營】
冉冉雙幡度海涯,
曉煙低護野人家。
誰將春色來殘堞,
獨有天風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
潮來不見漢時槎。
遙知百國微茫外,
未敢忘危負歲華。
- 過文登營(冉冉雙幡度海涯)拼音解讀:
- 【guò wén dēng yíng 】
rǎn rǎn shuāng fān dù hǎi yá ,
xiǎo yān dī hù yě rén jiā 。
shuí jiāng chūn sè lái cán dié ,
dú yǒu tiān fēng sòng duǎn qié 。
shuǐ luò shàng cún qín dài shí ,
cháo lái bú jiàn hàn shí chá 。
yáo zhī bǎi guó wēi máng wài ,
wèi gǎn wàng wēi fù suì huá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戚繼光
戚繼光(1527~1588)中國明代軍事家,抗倭將領。字元敬,號南塘 ,晚號孟諸。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嘉靖二十三年(1544)襲父職為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三十四年調往浙江抗倭,任參將,鎮守寧、紹、臺(今臨海)三府 。 他鑒于明軍紀律松弛,素質不良,戰斗力低下,至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4000余名,編組訓練成戚家軍,成為抗倭主力 。嘉靖四十年,在臺州、仙居、桃渚等處大勝倭寇,九戰皆捷。次年奉調援閩,連破倭寇巢穴橫嶼、牛田、興化,閩境倭寇主力被消滅殆盡。因功升署都督僉事。四十二年再援福建 ,破倭寇巢穴平海衛(今莆田東南),進官都督同知,升福建總兵。此后轉戰閩粵沿海各地,終于解除東南沿海倭患。隆慶二年(1568),明廷特召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16年間他整飭防務,加強戰備,修筑御敵臺,設立武學,訓練將士,編成一支車、騎、步三者皆備的精銳部隊,使防御鞏固,京師(今北京)安全。后被排擠,南調鎮守廣東。再后被誣陷奪職。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為兵家所重視。
戚繼光的詩詞
-
- 登盤山絕頂(霜角一聲草木哀)
- 過文登營(冉冉雙幡度海涯)
- 望闕臺
- 望闕臺
- 馬上作(南北驅馳報主情)
- 馬上作
明朝詩詞推薦
-
- 吳山圖記
- 杪秋登太華山絕頂(縹緲真探白帝宮)
- 船板床
- 楊柳青(村旗夸酒蓮花白)
- 九日登清水營城
- 春日雜詠
- 牧牛詞(爾牛角彎環)
- 捕蝗瑤(捕蝗捕蝗)
- 黃河夜泊
- 秋望
- 過文登營(冉冉雙幡度海涯)原文,過文登營(冉冉雙幡度海涯)翻譯,過文登營(冉冉雙幡度海涯)賞析,過文登營(冉冉雙幡度海涯)閱讀答案,出自戚繼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