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從弟濛赴饒州
作者:張籍 朝代:唐代
- 送從弟濛赴饒州原文:
- 京城南去鄱陽遠,風月悠悠別思勞。三領(lǐng)郡符新寄重,
再登科第舊名高。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帶刀。
到日更行清靜化,春田應不見蓬蒿。
- 送從弟濛赴饒州拼音解讀:
- jīng chéng nán qù pó yáng yuǎn ,fēng yuè yōu yōu bié sī láo 。sān lǐng jun4 fú xīn jì zhòng ,
zài dēng kē dì jiù míng gāo 。qù chéng jiāng shàng duō kàn hòu ,yíng lì chuán zhōng yì dài dāo 。
dào rì gèng háng qīng jìng huà ,chūn tián yīng bú jiàn péng hā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籍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yè)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yè)。張籍早年生活貧苦,后來官職也較低微。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適統(tǒng)治時期,統(tǒng)治階級橫征暴斂,拚命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張籍由于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實現(xiàn)有較深刻的認識。因此,他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他的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勇于暴露現(xiàn)實,給予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以極其有力的推動。除樂府詩外,他的五言古詩也不乏感深意遠之作;近體不事雕飾,輕快自然。
張籍的詩詞
-
-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朱鷺
- 寄衣曲
- 寄和州劉使君
- 答元八遺紗帽
- 出塞(一作塞上曲)
- 寄故人
- 筑城詞
- 寄昭應王中丞
- 送和蕃公主
- 和裴仆射朝回寄韓吏部
唐代詩詞推薦
-
- 奉和過梁王宅即目應制
- 秋蟬聲
- 喜友人及第
- 井
- 秦女卷衣
- 和樂天齋戒月滿夜對道場偶懷詠
- 宴犒蕃軍有感
- 夏日龍翔寺居即事寄崔侍御
- 旅宿
- 題平望驛
- 送從弟濛赴饒州原文,送從弟濛赴饒州翻譯,送從弟濛赴饒州賞析,送從弟濛赴饒州閱讀答案,出自張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