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州判官(一作贈茅山楊判官)
作者:張籍 朝代:唐代
- 送楊州判官(一作贈茅山楊判官)原文:
- 應得煙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尋。閑憐鶴貌偏能畫,
暗辨桐聲自作琴。長嘯每來松下坐,新詩堪向雪中吟。
征南幕里多賓客,君獨相知最校深。
- 送楊州判官(一作贈茅山楊判官)拼音解讀:
- yīng dé yān xiá chū sú xīn ,máo shān dào shì gòng zhuī xún 。xián lián hè mào piān néng huà ,
àn biàn tóng shēng zì zuò qín 。zhǎng xiào měi lái sōng xià zuò ,xīn shī kān xiàng xuě zhōng yín 。
zhēng nán mù lǐ duō bīn kè ,jun1 dú xiàng zhī zuì xiào shē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籍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張籍早年生活貧苦,后來官職也較低微。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適統治時期,統治階級橫征暴斂,拚命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張籍由于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實現有較深刻的認識。因此,他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他的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勇于暴露現實,給予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以極其有力的推動。除樂府詩外,他的五言古詩也不乏感深意遠之作;近體不事雕飾,輕快自然。
張籍的詩詞
-
- 春別曲
- 相和歌辭。烏棲曲
- 和裴仆射移官言志(一作和裴仆射寄韓侍郎)
- 寄孫洛陽格(一作寄洛陽孫明府)
- 送越客
- 閑游(一作題山寺僧院)
- 霅溪西亭晚望(一作霅溪遠望)
- 沈千運舊居
- 同韋員外開元觀尋時道士
- 求仙行
唐代詩詞推薦
-
- 合源溪期張計不至
- 題玄公院
- 哭夫二首(時以夫征戎輕入被擒音信斷絕作詩哭之)
-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 野井
- 再幸華清宮
- 過唐校書書齋
- 宴陳十六樓(樓枕金谷)
- 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
- 吊曹監
- 送楊州判官(一作贈茅山楊判官)原文,送楊州判官(一作贈茅山楊判官)翻譯,送楊州判官(一作贈茅山楊判官)賞析,送楊州判官(一作贈茅山楊判官)閱讀答案,出自張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