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釵嘆
作者:張籍 朝代:唐代
- 古釵嘆原文:
- 古釵墮井無顏色,百尺泥中今復得。鳳凰宛轉有古儀,
欲為首飾不稱時。女伴傳看不知主,羅袖拂拭生光輝。
蘭膏已盡股半折,雕文刻樣無年月。雖離井底入匣中,
不用還與墜時同。
- 古釵嘆拼音解讀:
- gǔ chāi duò jǐng wú yán sè ,bǎi chǐ ní zhōng jīn fù dé 。fèng huáng wǎn zhuǎn yǒu gǔ yí ,
yù wéi shǒu shì bú chēng shí 。nǚ bàn chuán kàn bú zhī zhǔ ,luó xiù fú shì shēng guāng huī 。
lán gāo yǐ jìn gǔ bàn shé ,diāo wén kè yàng wú nián yuè 。suī lí jǐng dǐ rù xiá zhōng ,
bú yòng hái yǔ zhuì shí tó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籍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張籍早年生活貧苦,后來官職也較低微。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適統治時期,統治階級橫征暴斂,拚命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張籍由于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實現有較深刻的認識。因此,他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他的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勇于暴露現實,給予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以極其有力的推動。除樂府詩外,他的五言古詩也不乏感深意遠之作;近體不事雕飾,輕快自然。
張籍的詩詞
-
- 聽夜泉
- 夏日閑居
- 題方睦上人月臺觀
- 山中古祠
- 寄孫沖主簿
- 別客
- 別鶴
- 送梧州王使君
- 羈旅行
- 薊北旅思 / 送遠人
唐代詩詞推薦
-
- 奉和四松
- 秋宿青龍禪閣
- 痁臥聞幕中諸公征樂會飲,因有戲呈三十韻
- 宿道士觀
- 和趙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
- 病蟬
- 重題西明寺牡丹(時元九在江陵)
- 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 江上吟元八絕句
- 聽夜泉
- 古釵嘆原文,古釵嘆翻譯,古釵嘆賞析,古釵嘆閱讀答案,出自張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