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樂天誚失婢榜者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代
- 和樂天誚失婢榜者原文:
- 把鏡朝猶在,添香夜不歸。鴛鴦拂瓦去,鸚鵡透籠飛。
不逐張公子,即隨劉武威。新知正相樂,從此脫青衣。
- 和樂天誚失婢榜者拼音解讀:
- bǎ jìng cháo yóu zài ,tiān xiāng yè bú guī 。yuān yāng fú wǎ qù ,yīng wǔ tòu lóng fēi 。
bú zhú zhāng gōng zǐ ,jí suí liú wǔ wēi 。xīn zhī zhèng xiàng lè ,cóng cǐ tuō qīng yī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他的詩精煉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 譽為「詩豪」。他在遠謫湖南、四川時,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并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創作出《竹枝》、《浪淘沙》諸詞,給后世留下「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的民俗畫面。至于「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風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詞》時,曾注明「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
劉禹錫的詩詞
-
- 阿嬌怨(望見葳蕤舉翠華)
- 奉送李戶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歸闕
- 八月十五日夜半云開然后玩月因書一時之景寄呈樂天
-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
- 監祠夕月壇書事(其禮用晝)
- 微之鎮武昌中路見寄藍橋懷舊之作凄然繼和兼寄安平
-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
- 步虛詞(阿母種桃云海際)
-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 游桃源一百韻
唐代詩詞推薦
-
- 貞元十四年旱甚見權門移芍藥花
- 和麹典設扈從東郊憶弟使往安西冬至日恨不得同申拜慶
- 浙東元相公書嘆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 與永樂諸公夜泛黃河作
- 曉入宜都渚
-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還國清寺覲師
- 送李騎曹之靈武寧侍
- 山中別李處士
- 古出塞
- 遷謫江表久未歸
- 和樂天誚失婢榜者原文,和樂天誚失婢榜者翻譯,和樂天誚失婢榜者賞析,和樂天誚失婢榜者閱讀答案,出自劉禹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