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師服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 送劉師服原文:
-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蟬聲入客耳,驚起不可留。
草草具盤饌,不待酒獻酬。士生為名累,有似魚中鉤。
赍材入市賣,貴者恒難售。豈不畏憔悴,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業,以待歲晚收。
- 送劉師服拼音解讀:
- xià bàn yīn qì shǐ ,xī rán yún jǐng qiū 。chán shēng rù kè ěr ,jīng qǐ bú kě liú 。
cǎo cǎo jù pán zhuàn ,bú dài jiǔ xiàn chóu 。shì shēng wéi míng lèi ,yǒu sì yú zhōng gōu 。
jī cái rù shì mài ,guì zhě héng nán shòu 。qǐ bú wèi qiáo cuì ,wéi gōng jì zhōng xiū 。
miǎn zāi yún qí yè ,yǐ dài suì wǎn shōu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憲宗時,他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韓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的傳統,反對六朝以來講究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提倡散體,他主張文學的語言要「詞必己出」,「唯陳言之務去」,對散文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文各體兼長,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為司馬遷以后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韓愈的詩歌也有特點,氣勢壯闊,筆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開了「以文為詩」的風氣,對后來的宋詩影響很大。但有些詩流于險怪,是其缺點,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的詩詞
-
- 題楚昭王廟
- 岳陽樓別竇司直
- 郴州祈雨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 山石
- 答張徹(愈為四門博士時作張徹愈門下士又愈之從子婿)
- 潭州泊船呈諸公
- 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時憲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 示爽
- 別盈上人
唐代詩詞推薦
-
- 賣藥人處得南陽朱山人書
- 綠竹引
- 題鄭常侍廳前竹
- 雍臺歌
- 白蠟燭詩(代夫贈人)
- 和周侍御洛城雪
-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因賦詩言事
- 何處春先到
- 自縉云赴郡溪流百里輕棹一發曾不崇朝…段郎中
- 送至洪沙彌游越
- 送劉師服原文,送劉師服翻譯,送劉師服賞析,送劉師服閱讀答案,出自韓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