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
作者:鮑照 朝代:南北朝
- 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原文:
- 【代東門行】
傷禽惡弦驚[1],倦客惡離聲[2] 。
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3] 。
涕零心斷絕,將去復還訣[4] 。
一息不相知,何況異鄉別[5] 。
遙遙征駕遠[6],杳杳白日晚[7] 。
居人掩閨臥[8],行子夜中飯[9] 。
野風吹草木[10],行子心腸斷。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11] 。
絲竹徒滿坐,憂人不解顏[12] 。
長歌欲自慰,彌起長恨端[13] 。
- 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拼音解讀:
- 【dài dōng mén háng 】
shāng qín è xián jīng [1],juàn kè è lí shēng [2] 。
lí shēng duàn kè qíng ,bīn yù jiē tì líng [3] 。
tì líng xīn duàn jué ,jiāng qù fù hái jué [4] 。
yī xī bú xiàng zhī ,hé kuàng yì xiāng bié [5] 。
yáo yáo zhēng jià yuǎn [6],yǎo yǎo bái rì wǎn [7] 。
jū rén yǎn guī wò [8],háng zǐ yè zhōng fàn [9] 。
yě fēng chuī cǎo mù [10],háng zǐ xīn cháng duàn 。
shí méi cháng kǔ suān ,yī gě cháng kǔ hán [11] 。
sī zhú tú mǎn zuò ,yōu rén bú jiě yán [12] 。
zhǎng gē yù zì wèi ,mí qǐ zhǎng hèn duān [13]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鮑照
鮑照(412?-466)字明遠,東海(今江蘇省漣水縣北)人。出身貧寒。因向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而受到賞識,被任為國侍郎。文帝時遷中書舍人。臨海王子項鎮荊州,鮑照又任前軍參軍,所以世稱鮑參軍。后臨海王謀反,鮑照死于亂軍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國分裂,門閥士族當權的時代,一生關心國家命運,對劉宋王朝的政治深為不滿。但由于「家世貧賤」而在宦途上飽受壓抑。鮑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的詩歌思想內容較豐富,具有明顯的社會意義。有些詩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戰亂和徭役壓迫下的痛苦生活,表達了作者要求保衛國家的熱烈愿望,和對士族門閥的揭露和憤怒抗議。但也有的作品流露了樂天安命、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和感傷情緒。鮑照的七言詩和雜言樂府繼承了漢魏樂府的傳統又有所發展,具有感情慷慨奔放,詞采新奇豐盛,音節激昂頓挫的特點。尤其是他的七言詩,對于當時詩體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南齊書·文學傳論》說他「發言驚挺,操調險危」,這種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對于唐代詩人產生過重要影響。今傳《鮑參軍集》十卷。詩集的注本有黃節《鮑參軍詩注》較完善。
鮑照創作以詩為主,今存204首。《擬行路難》18首,表現了為國建功立業的愿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少部分詩描寫了邊塞戰爭和征戍生活,為唐代邊塞詩的萌芽。
鮑照的詩詞
-
- 擬古(十五諷詩書)
- 贈故人馬子喬(寒灰滅更然)
- 贈故人馬子喬(雙劍將離別)
- 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
- 發后渚(江上氣早寒)
- 代放歌行(蓼蟲避葵堇)
- 梅花落·中庭多雜樹
- 擬古(束薪幽篁里)
- 擬行路難(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 代結客少年場行(驄馬金絡頭)
南北朝詩詞推薦
-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詠霍將軍北伐
- 更漏子·春夜闌
- 秋興八首·其一
- 學劉公干體(胡風吹朔雪)
- 讀曲歌(奈何許)
- 讀曲歌·打殺長鳴雞
- 七里瀨(羈心積秋晨)
- 讀曲歌(暫出白門前)
- 答柳惲(清晨發隴西)
- 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原文,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翻譯,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賞析,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閱讀答案,出自鮑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