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墻欲高行(龍欲升天須浮云)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晉
- 當墻欲高行(龍欲升天須浮云)原文:
- 【當墻欲高行】
龍欲升天須浮云[1],
人之仕進待中人[2] 。
眾口可以鑠金[3],
讒言三至,慈母不親[4] 。
憤憤俗間,不辨偽真。
愿欲披心自說陳,
君門以九重[5],道遠河無津[6] 。
- 當墻欲高行(龍欲升天須浮云)拼音解讀:
- 【dāng qiáng yù gāo háng 】
lóng yù shēng tiān xū fú yún [1],
rén zhī shì jìn dài zhōng rén [2] 。
zhòng kǒu kě yǐ shuò jīn [3],
chán yán sān zhì ,cí mǔ bú qīn [4] 。
fèn fèn sú jiān ,bú biàn wěi zhēn 。
yuàn yù pī xīn zì shuō chén ,
jun1 mén yǐ jiǔ zhòng [5],dào yuǎn hé wú jīn [6]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兒子,曹丕的弟弟,是建安時期最有才華的詩人。早期很受其父的寵愛,幾乎被立為太子,因而受到其兄曹丕的嫉恨。曹丕即位后,曹植遭到了嚴重的打擊與迫害,幾次被貶爵移封。曹丕死,曹叡即位后,曹植曾多次上書,希望能有報效國家的機會,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在困頓苦悶中死去,年僅四十一歲。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位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作品表現了他的政治抱負和對于建功立業的熱烈向往,同時也寫了一些反映社會動亂和表現人民疾苦的詩篇。后期作品則較多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表現了自己受壓抑,有志不得伸的悲憤情緒,對我們認識曹魏王朝,認識被「忠孝仁義」紗幕遮蓋著的統治階級內部的冷酷兇殘,有一定的價值。曹植的詩歌藝術成就較高,《詩品》說它「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同時,曹植又是最早的注意聲律的人,他的作品多聲調和諧,韻節響亮。清代沈德潛曾說:「子建詩五色相宣,八音朗暢」,對五言詩的發展有重要貢獻。他的章表辭賦也很著名,都洋溢著非凡的才氣。作品有《曹子建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曹子建詩注》較為詳備。
曹植的詩詞
-
- 箜篌引 / 野田黃雀行
- 野田黃雀行(高樹多悲風)
- 送應氏二首
- 雜詩六首·其一
- 泰山梁甫行(八方各異氣)
-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
- 贈白馬王彪·并序
- 銅雀臺賦
- 雜詩·南國有佳人
- 贈白馬王彪并序(謁帝承明廬)
魏晉詩詞推薦
-
- 望闕臺
- 鷦鷯賦
- 飲酒(子云性嗜酒)
- 囊螢詩(宵燭出腐草)
- 游俠篇
- 薤露
-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 論盛孝章書 / 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 讀山海經(巖巖顯朝市)
- 歸園田居·其四
- 當墻欲高行(龍欲升天須浮云)原文,當墻欲高行(龍欲升天須浮云)翻譯,當墻欲高行(龍欲升天須浮云)賞析,當墻欲高行(龍欲升天須浮云)閱讀答案,出自曹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