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西北有浮云)
作者:曹丕 朝代:魏晉
- 雜詩(西北有浮云)原文:
- 【雜詩】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車蓋[1] 。
惜哉時不遇[2],適與飄風會[3] 。
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4] 。
吳會非吾鄉,安得久留滯。
棄置勿復陳[5],客子常畏人。
- 雜詩(西北有浮云)拼音解讀:
- 【zá shī 】
xī běi yǒu fú yún ,tíng tíng rú chē gài [1] 。
xī zāi shí bú yù [2],shì yǔ piāo fēng huì [3] 。
chuī wǒ dōng nán háng ,háng háng zhì wú huì [4] 。
wú huì fēi wú xiāng ,ān dé jiǔ liú zhì 。
qì zhì wù fù chén [5],kè zǐ cháng wèi ré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的兒子。公元二二○年代漢稱帝,即歷史上所說的魏文帝。曹丕繼承其父曹操的事業,在經營國家、發展中原地區的生產方面,也起了一定的進步作用;但他維護豪族利益,建立了所謂「九品中正法」,為自此以后四、五百年間腐朽反動的士族門閥制度開了頭,在歷史上的作用是很壞的。曹丕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都喜愛文學,都是建安時期文學方面的積極創作者和熱心提倡者。曹丕詩文的風格悲婉凄清、低回纖弱。《文心雕龍》曾說「魏文之才,洋洋清綺」,沈德潛曾說「子桓詩有文士氣」,大約都是指的這個意思。總的說來,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不如其父與其弟。但就論說文而言,曹丕的成就比其弟曹植為高,有名的《典論·論文》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最早的專篇著作。曹丕的著作有輯本《魏文帝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魏文帝詩注》略為詳備。
曹丕的詩詞
-
- 燕歌行(別日何易會日難)
- 雜詩(漫漫秋夜長)
- 與吳質書
- 燕歌行二首·其一
- 燕歌行二首·其二
- 雜詩·漫漫秋夜長
- 煌煌京洛行
- 雜詩(西北有浮云)
- 秋胡行(朝與佳人期)
- 善哉行(上山采薇)
魏晉詩詞推薦
-
-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
- 贈白馬王彪·并序
- 送應氏(清時難屢得)
-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
- 浪淘沙·秋
- 歸去來兮辭·并序
- 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
- 秋胡行(朝與佳人期)
- 謁金門·五月雨
- 雜詩(白日淪西阿)
- 雜詩(西北有浮云)原文,雜詩(西北有浮云)翻譯,雜詩(西北有浮云)賞析,雜詩(西北有浮云)閱讀答案,出自曹丕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