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吳質書
作者:曹丕 朝代:魏晉- 與吳質書原文:
二月三日,丕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游,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論》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詞義典雅,足傳于后,此子為不朽矣。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技淚,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為繁富。公干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仲宣獨自善于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無以遠過。昔伯牙絕弦于鐘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來者難誣,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年行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與之齊矣。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動見瞻觀,何時易乎?恐永不復得為昔日游也。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頃何以自娛?頗復有所述造不?東望於邑,裁書敘心。丕白。
- 與吳質書拼音解讀:
-
èr yuè sān rì ,pī bái 。suì yuè yì dé ,bié lái háng fù sì nián 。sān nián bú jiàn ,《dōng shān 》yóu tàn qí yuǎn ,kuàng nǎi guò zhī ,sī hé kě zhī !suī shū shū wǎng fǎn ,wèi zú jiě qí láo jié 。
xī nián jí yì ,qīn gù duō lí qí zāi ,xú 、chén 、yīng 、liú ,yī shí jù shì ,tòng kě yán xié ?xī rì yóu chù ,háng zé lián yú ,zhǐ zé jiē xí ,hé céng xū yú xiàng shī !měi zhì shāng zhuó liú háng ,sī )zhú bìng zòu ,jiǔ hān ěr rè ,yǎng ér fù shī ,dāng cǐ zhī shí ,hū rán bú zì zhī lè yě 。wèi bǎi nián jǐ fèn ,kě zhǎng gòng xiàng bǎo ,hé tú shù nián zhī jiān ,líng luò luè jìn ,yán zhī shāng xīn 。qǐng zhuàn qí yí wén ,dōu wéi yī jí ,guān qí xìng míng ,yǐ wéi guǐ lù 。zhuī sī xī yóu ,yóu zài xīn mù ,ér cǐ zhū zǐ ,huà wéi fèn rǎng ,kě fù dào zāi ?
guān gǔ jīn wén rén ,lèi bú hù xì háng ,xiān néng yǐ míng jiē zì lì 。ér wěi zhǎng dú huái wén bào zhì ,tián dàn guǎ yù ,yǒu jī shān zhī zhì ,kě wèi bīn bīn jun1 zǐ zhě yǐ 。zhe 《zhōng lùn 》èr shí yú piān ,chéng yī jiā zhī yán ,cí yì diǎn yǎ ,zú chuán yú hòu ,cǐ zǐ wéi bú xiǔ yǐ 。dé liǎn cháng fěi rán yǒu shù zuò zhī yì ,qí cái xué zú yǐ zhe shū ,měi zhì bú suí ,liáng kě tòng xī 。jiān zhě lì lǎn zhū zǐ zhī wén ,duì zhī jì lèi ,jì tòng shì zhě ,háng zì niàn yě 。kǒng zhāng zhāng biǎo shū jiàn ,wēi wéi fán fù 。gōng gàn yǒu yì qì ,dàn wèi qiú ěr ;qí wǔ yán shī zhī shàn zhě ,miào jué shí rén 。yuán yú shū jì piān piān ,zhì zú lè yě 。zhòng xuān dú zì shàn yú cí fù ,xī qí tǐ ruò ,bú zú qǐ qí wén ,zhì yú suǒ shàn ,gǔ rén wú yǐ yuǎn guò 。xī bó yá jué xián yú zhōng qī ,zhòng ní fù hǎi yú zǐ lù ,tòng zhī yīn zhī nán yù ,shāng mén rén zhī mò dǎi 。zhū zǐ dàn wéi wèi jí gǔ rén ,zì yī shí zhī jun4 yě ,jīn zhī cún zhě ,yǐ bú dǎi yǐ 。hòu shēng kě wèi ,lái zhě nán wū ,rán kǒng wú yǔ zú xià bú jí jiàn yě 。
nián háng yǐ zhǎng dà ,suǒ huái wàn duān ,shí yǒu suǒ lǜ ,zhì tōng yè bú míng ,zhì yì hé shí fù lèi xī rì ?yǐ chéng lǎo wēng ,dàn wèi bái tóu ěr 。guāng wǔ yán :"nián sān shí yú ,zài bīng zhōng shí suì ,suǒ gèng fēi yī 。"wú dé bú jí zhī ,ér nián yǔ zhī qí yǐ 。yǐ quǎn yáng zhī zhì ,fú hǔ bào zhī wén ,wú zhòng xīng zhī míng ,jiǎ rì yuè zhī guāng ,dòng jiàn zhān guān ,hé shí yì hū ?kǒng yǒng bú fù dé wéi xī rì yóu yě 。shǎo zhuàng zhēn dāng nǔ lì ,nián yī guò wǎng ,hé kě pān yuán ,gǔ rén sī bǐng zhú yè yóu ,liáng yǒu yǐ yě 。
qǐng hé yǐ zì yú ?pō fù yǒu suǒ shù zào bú ?dōng wàng yú yì ,cái shū xù xīn 。pī bái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與吳質書注釋及譯文
注釋 (1)原題作《與吳質書》,據四庫影印本《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二四改。《三國志·魏志·吳質傳》注引《魏略》云:"(建安)二十三年(218),太子又與吳質書。"在此信中,曹丕回憶與建安諸子流連詩酒的歡快情景,簡評他們的文學成就,流露出懷念之情和對歲月的遷逝之悲。情真意切,平易曉暢。吳質,字季重,博學多智,官至振威將軍,封列侯,與曹丕友善。…詳情 -
與吳質書創作背景
曹丕與建安七子中的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都是過從慎密的好友。他們經常一起游樂歡宴,詩賦歌酬。…詳情與吳質書賞析
為了增強表現力,信中明征暗引的成語和典故很多,顯得文采斐然;但是用得妥帖巧妙,并多是平時已為人們所熟悉的常典和名句,所以一點也沒有艱澀之感。作者還十分注意語言的感情色彩,往往只用一兩個字就傳達出豐富的內涵。用字不多,但從中可體味到隱含著的惋惜之情。另外,此信的音韻節奏也非常和諧。作者對于句子的抑揚頓挫和段落的承轉連接都十分,全文猶如一溝溪水,汩汩流出,了無滯礙。…詳情 -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的兒子。公元二二○年代漢稱帝,即歷史上所說的魏文帝。曹丕繼承其父曹操的事業,在經營國家、發展中原地區的生產方面,也起了一定的進步作用;但他維護豪族利益,建立了所謂「九品中正法」,為自此以后四、五百年間腐朽反動的士族門閥制度開了頭,在歷史上的作用是很壞的。曹丕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都喜愛文學,都是建安時期文學方面的積極創作者和熱心提倡者。曹丕詩文的風格悲婉凄清、低回纖弱。《文心雕龍》曾說「魏文之才,洋洋清綺」,沈德潛曾說「子桓詩有文士氣」,大約都是指的這個意思。總的說來,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不如其父與其弟。但就論說文而言,曹丕的成就比其弟曹植為高,有名的《典論·論文》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最早的專篇著作。曹丕的著作有輯本《魏文帝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魏文帝詩注》略為詳備。
-
- 雜詩·漫漫秋夜長
- 燕歌行二首·其二
- 雜詩(漫漫秋夜長)
- 善哉行(上山采薇)
- 與吳質書
- 秋胡行(朝與佳人期)
- 燕歌行二首·其一
- 燕歌行(別日何易會日難)
- 燕歌行二首·其一
- 燕歌行二首·其二
-
- 桃花源記
- 善哉行·上山采薇,
- 詠懷(幽蘭不可佩)
- 幼女詞·下床著新衣
- 吁嗟篇(吁嗟此轉蓬)
- 題畫
- 長相思·秋眺
-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 悲憤詩(漢季失權柄)
- 與吳質書原文,與吳質書翻譯,與吳質書賞析,與吳質書閱讀答案,出自曹丕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曹丕的詩詞
魏晉詩詞推薦
詩詞類別
- 「書信」
曹丕的詩詞
- 《雜詩·漫漫秋夜長》
- 《燕歌行二首·其二》
- 《雜詩(漫漫秋夜長)》
- 《善哉行(上山采薇)》
- 《與吳質書》
- 《秋胡行(朝與佳人期)》
- 《燕歌行二首·其一》
- 《燕歌行(別日何易會日難)》
- 《燕歌行二首·其一》
- 《燕歌行二首·其二》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