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
作者:暢當 朝代:唐代
- 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原文:
- 羈旅逢佳節,逍遙忽見招。同傾菊花酒,緩棹木蘭橈。
平楚堪愁思,長江去寂寥。猿啼不離峽,灘沸鎮如潮。
舉目關山異,傷心鄉國遙。徒言歡滿座,誰覺客魂消。
- 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拼音解讀:
- jī lǚ féng jiā jiē ,xiāo yáo hū jiàn zhāo 。tóng qīng jú huā jiǔ ,huǎn zhào mù lán ráo 。
píng chǔ kān chóu sī ,zhǎng jiāng qù jì liáo 。yuán tí bú lí xiá ,tān fèi zhèn rú cháo 。
jǔ mù guān shān yì ,shāng xīn xiāng guó yáo 。tú yán huān mǎn zuò ,shuí jiào kè hún xiā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暢當
暢當,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暢璀之子?! 〕跻宰拥鼙徽購能姡蟮谴髿v七年進士第。貞元初,為太常博士,終果州刺史。與弟諸皆有詩名。詩一卷。暢當父親暢璀,唐肅宗時官至散騎常侍,唐代宗時,與裴冕、賈至、王延昌待制集賢院,終于戶部尚書。
由于暢當出身子官宦家庭,所以舉進士,以儒學出名。唐德宗貞元初,暢當任太常博士,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唐德宗昭德皇后去世,下詔商議太子服喪之事。暢當對博士張薦、柳冕、李吉甫說:按照慣例,兒子為母親服齊衰喪三年,至于皇太子為皇后服喪,古書沒有明確記載。晉元皇后死時,也不清楚太子服喪的制度,杜預言古天子三年喪期,即葬除去喪服,魏也以此為準。但皇太子與國家的地位一樣重要,若不變更常制,東宮大臣仆從也得穿缞麻之衣出入殿省,這勢必有礙于國家大事的正常進行。于是,太子遂葬后除服。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文德皇后卒,太子服喪的規定國史中也無記載,至第二年正月,以晉王為并州都督,命官后,當即除去喪服。今皇太子應根據魏、晉制度服喪,既葬而祭,既祭而除喪服。宰相劉滋、齊映等人反對暢當的意見,唐德宗又詔宰相與有司重新議定。暢當從實際出發,說服了群臣,將他所說立為定制。 由此可知,暢當是一位頗有改革精神的人,他雖以儒學出名,但不墨守成規。在禮義至重的封建社會,暢當能根據實際,大膽變革,確有見地。
暢當的詩詞
-
- 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
-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 山居酬韋蘇州見寄
- 自平陽館赴郡
- 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一作杜甫詩)
- 南充謝郡客游澧州留贈宇文中丞
- 宿潭上二首
- 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
- 蒲中道中二首
- 登鸛雀樓(迥臨飛鳥上)
唐代詩詞推薦
-
- 宴陳十六樓(樓枕金谷)
- 慈恩伽藍清會
- 東陽夜怪詩(安智高病中自述二首)
- 與吳子華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懷恩敘懇因成…兼呈諸同年
- 喜義興權明府自君山至,集陸處士羽青塘別業
- 贈李杭州
- 唐享昊天樂。第七
- 銅雀妓
- 放魚
- 旅次寄賈島兼簡無可上人
- 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原文,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翻譯,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賞析,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閱讀答案,出自暢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