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遠詩)
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
- 過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遠詩)原文:
- 路至墻垣問樵者,顧予云是太真宮。太真血染馬蹄盡,
朱閣影隨天際空。丹壑不聞歌吹夜,玉階唯有薜蘿風。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金甲銀旌盡已回,蒼茫羅袖隔風埃。濃香猶自隨鸞輅,
恨魄無由離馬嵬。南內真人悲帳殿,東溟方士問蓬萊。
唯留坡畔彎環月,時送殘輝入夜臺。
- 過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遠詩)拼音解讀:
- lù zhì qiáng yuán wèn qiáo zhě ,gù yǔ yún shì tài zhēn gōng 。tài zhēn xuè rǎn mǎ tí jìn ,
zhū gé yǐng suí tiān jì kōng 。dān hè bú wén gē chuī yè ,yù jiē wéi yǒu bì luó fēng 。
shì rén mò zhòng ní shang qǔ ,céng zhì gàn gē shì cǐ zhōng 。
jīn jiǎ yín jīng jìn yǐ huí ,cāng máng luó xiù gé fēng āi 。nóng xiāng yóu zì suí luán lù ,
hèn pò wú yóu lí mǎ wéi 。nán nèi zhēn rén bēi zhàng diàn ,dōng míng fāng shì wèn péng lái 。
wéi liú pō pàn wān huán yuè ,shí sòng cán huī rù yè tái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八歲時,逢安史之亂,西北地區常受到外族侵擾,李益離開家鄉。唐代宗大歷四年(769)中進士,歷任象鄭縣尉等職位低下的小官。其后棄官而去,游燕、趙間,在藩鎮帳下任幕僚十八年,長期征戰南北,經過多次戰爭,所以他對邊塞的軍旅生活非常熟悉,寫了不少描寫邊塞風光、謳歌戰士慷慨激昂為國捐軀的詩歌。在藝術上能夠吸收樂府民歌的特點,節奏和諧,語言優美精煉。尤其擅長絕句、七律。至唐憲宗時便因詩名被召為秘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至禮部尚書。有《李君虞詩集》。《唐才子傳》卷4有傳。
李益的詩詞
-
- 喜見外弟又言別
- 下樓
- 邠寧春日
- 宿馮翊夜雨贈主人
- 送諸暨王主簿之任
- 塞下曲
- 答竇二曹長留酒還榼
- 喜見外弟又言別(十年離亂后)
- 重贈邢校書
- 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
唐代詩詞推薦
-
- 和閻士和李蕙冬夜重集
- 題咸陽樓
- 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因以賦之
- 送歐陽袞歸閩中
- 翰林白二十二學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 惜花·蝶散鶯啼尚
- 訪秋
- 旅懷寄友人
- 鷺鷥障子
- 晦日宴劉值錄事宅
- 過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遠詩)原文,過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遠詩)翻譯,過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遠詩)賞析,過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遠詩)閱讀答案,出自李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