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紀道士偶會諸叟
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
- 尋紀道士偶會諸叟原文:
- 山陰尋道士,映竹羽衣新。侍坐雙童子,陪游五老人。
水花松下靜,壇草雪中春。見說桃源洞,如今猶避秦。
- 尋紀道士偶會諸叟拼音解讀:
- shān yīn xún dào shì ,yìng zhú yǔ yī xīn 。shì zuò shuāng tóng zǐ ,péi yóu wǔ lǎo rén 。
shuǐ huā sōng xià jìng ,tán cǎo xuě zhōng chūn 。jiàn shuō táo yuán dòng ,rú jīn yóu bì qí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八歲時,逢安史之亂,西北地區常受到外族侵擾,李益離開家鄉。唐代宗大歷四年(769)中進士,歷任象鄭縣尉等職位低下的小官。其后棄官而去,游燕、趙間,在藩鎮帳下任幕僚十八年,長期征戰南北,經過多次戰爭,所以他對邊塞的軍旅生活非常熟悉,寫了不少描寫邊塞風光、謳歌戰士慷慨激昂為國捐軀的詩歌。在藝術上能夠吸收樂府民歌的特點,節奏和諧,語言優美精煉。尤其擅長絕句、七律。至唐憲宗時便因詩名被召為秘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至禮部尚書。有《李君虞詩集》?!短撇抛觽鳌肪?有傳。
李益的詩詞
-
- 送諸暨王主簿之任
- 紅樓下聯句
- 喜邢校書遠至對雨同賦遠晚飯阮返五韻
- 江南曲
- 軍次陽城烽舍北流泉
- 赴邠寧留別
- 寫情
- 上洛橋(春來似舞腰)
- 喜見外弟又言別
- 登夏州城觀送行人賦得六州胡兒歌
唐代詩詞推薦
-
- 虎丘山真娘墓
- 江南積雨嘆
- 投徐端公
- 又溪館聽蟬聯句
- 小兒垂釣
-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
- 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明府
- 五郊樂章。白帝商音
- 早春登龍山靜勝寺時非休浣司空特許是行因贈幕中諸公
- 塞上曲二首
- 尋紀道士偶會諸叟原文,尋紀道士偶會諸叟翻譯,尋紀道士偶會諸叟賞析,尋紀道士偶會諸叟閱讀答案,出自李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