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此恨何時已)
作者:納蘭性德 朝代:清朝
- 金縷曲(此恨何時已)原文:
- 【金縷曲】[1]
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2]
滴空階,寒更雨歇,[3]葬花天氣。[4]
三載悠悠魂夢杳,[5]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臺塵土隔[6],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拋棄![7]
重泉若有雙魚寄,[8]
好知他,年來苦樂,[9]與誰相倚。
我自終宵成轉側,[10]忍聽湘弦重理?[11]
待結個,他生知己,[12]還怕兩人俱薄命,
再緣慳,[13]剩月零風里。[14]
清淚盡,紙灰起。[15]
- 金縷曲(此恨何時已)拼音解讀:
- 【jīn lǚ qǔ 】[1]
wáng fù jì rì yǒu gǎn
cǐ hèn hé shí yǐ ?[2]
dī kōng jiē ,hán gèng yǔ xiē ,[3]zàng huā tiān qì 。[4]
sān zǎi yōu yōu hún mèng yǎo ,[5]shì mèng jiǔ yīng xǐng yǐ 。
liào yě jiào ,rén jiān wú wèi 。
bú jí yè tái chén tǔ gé [6],lěng qīng qīng ,yī piàn mái chóu dì 。
chāi diàn yuē ,jìng pāo qì ![7]
zhòng quán ruò yǒu shuāng yú jì ,[8]
hǎo zhī tā ,nián lái kǔ lè ,[9]yǔ shuí xiàng yǐ 。
wǒ zì zhōng xiāo chéng zhuǎn cè ,[10]rěn tīng xiāng xián zhòng lǐ ?[11]
dài jié gè ,tā shēng zhī jǐ ,[12]hái pà liǎng rén jù báo mìng ,
zài yuán qiān ,[13]shèng yuè líng fēng lǐ 。[14]
qīng lèi jìn ,zhǐ huī qǐ 。[15]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于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誥贈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吳江葉元禮親為之撰墓志銘,繼娶官氏,賜淑人。妾顏氏,后納江南沈宛,著有《選夢詞》“風韻不減夫婿”,亡佚。納蘭性德死時,年僅三十一歲,“文人祚薄,哀動天地”葬于京西皂莢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與驍將年羹堯。納蘭性德與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漢族名士交游,從一定程度上為清廷籠絡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一生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筆力驚人。 納蘭性德以詞聞,現存349首,哀感頑艷,有南唐后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朱祖謀云:"八百年來無此作者" ,潭獻云"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艷哀斷,所謂別有懷抱者也",當時盛傳,“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納蘭詞》傳至國外,朝鮮人謂“誰料曉風殘月后,而今重見柳屯田”。納蘭詞初名《側帽》,后名《飲水》,現統稱納蘭詞。
納蘭性德的詩詞
-
- 蝶戀花·出塞
- 赤棗子·風淅淅
-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
- 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 菩薩蠻·催花未歇花奴鼓
- 菩薩蠻·催花未歇花奴鼓
- 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
-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清朝詩詞推薦
-
- 沁園春·恨
- 清平樂·孤花片葉
- 訴衷情·憑觴靜憶去年秋
-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 柳梢青(何事沉吟)
-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 真州絕句
- 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
- 好事近·湓口放船歸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金縷曲(此恨何時已)原文,金縷曲(此恨何時已)翻譯,金縷曲(此恨何時已)賞析,金縷曲(此恨何時已)閱讀答案,出自納蘭性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