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十詠。謝公宅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 姑孰十詠。謝公宅原文:
- 青山日將暝,寂寞謝公宅。竹里無人聲,池中虛月白。
荒庭衰草遍,廢井蒼苔積。惟有清風閑,時時起泉石。
- 姑孰十詠。謝公宅拼音解讀:
- qīng shān rì jiāng míng ,jì mò xiè gōng zhái 。zhú lǐ wú rén shēng ,chí zhōng xū yuè bái 。
huāng tíng shuāi cǎo biàn ,fèi jǐng cāng tái jī 。wéi yǒu qīng fēng xián ,shí shí qǐ quán shí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早年在蜀中就學漫游。青年時期,開始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yīng)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quán)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游歷。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他隱居廬山,但仍密切注視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后參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敗被殺,李白坐系潯陽獄,第二年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飄泊于武昌、潯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當涂縣令李陽冰處。縱觀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較復雜的。儒家、道家、縱橫家、游俠思想對他都有影響。他企羨神仙,向往隱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飛騰為方丈蓬萊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他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又不愿走科舉的道路。他想通過隱居,求仙獲取聲望,從而在名人薦舉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詩人就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度過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李白存詩九百九十多首。這些詩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達對理想政治的熱烈追求,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筆鋒揭露政治集團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畫筆點染祖國壯麗的山河。他的詩篇,無論五言七言,無論古體近體,無不別具風格,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有《李太白集》。北宋初年,人們發(fā)現(xiàn)《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弦,就是詞的濫觴了。至于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diào)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于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李白的詩詞
-
- (五言古詩)經(jīng)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 山中問答
-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
- 贈崔侍郎
- 酬裴侍御留岫師彈琴見寄
- 春感詩
- 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箓畢歸北海
- 送白利從金吾董將軍西征
- 千里思
-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三川北虜亂如麻)
唐代詩詞推薦
-
- 宋。黃羅襦
- 題盧十一所居(一作盧十)
- 酬盧汀諫議
- 三閭大夫
- 唐德明興圣廟樂章。德明酌獻
- 寄趙七侍御
- 聞蟬十二韻
- 漁浦
- 嶺南歸后獻詩
- 牛渚夜泊
- 姑孰十詠。謝公宅原文,姑孰十詠。謝公宅翻譯,姑孰十詠。謝公宅賞析,姑孰十詠。謝公宅閱讀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