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里臺是樊姬墓
作者:張說 朝代:唐代
- 登九里臺是樊姬墓原文:
- 楚國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不懷沈尹祿,誰諳叔敖賢。
萬化茫無在,孤墳獨巋然。北分陽臺陌,南識郢城阡。
漠漠渚宮樹,蒼蒼云夢田。登高形勝出,訪古令名傳。
自我來符守,因君樹蕙荃。詩書將變俗,絺纊忽彌年。
志闡三折后,愁值二毛前。佇立帝京路,遙心寄此篇。
- 登九里臺是樊姬墓拼音解讀:
- chǔ guó suǒ yǐ bà ,fán jī yǒu lì yān 。bú huái shěn yǐn lù ,shuí ān shū áo xián 。
wàn huà máng wú zài ,gū fén dú kuī rán 。běi fèn yáng tái mò ,nán shí yǐng chéng qiān 。
mò mò zhǔ gōng shù ,cāng cāng yún mèng tián 。dēng gāo xíng shèng chū ,fǎng gǔ lìng míng chuán 。
zì wǒ lái fú shǒu ,yīn jun1 shù huì quán 。shī shū jiāng biàn sú ,zhǐ kuàng hū mí nián 。
zhì chǎn sān shé hòu ,chóu zhí èr máo qián 。zhù lì dì jīng lù ,yáo xīn jì cǐ piā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說
張說(667─730),唐文學(xué)家。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人。武則天永昌中(689),舉賢良方正,授太子校書郎。因不肯依附張易之兄弟,忤旨,被流放欽州。唐中宗復(fù)位,召回,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兵部侍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宰相,監(jiān)修國史。玄宗時封燕國公,任中書令。因與姚崇不和,貶為相州刺史,再貶岳州刺史。開元九年(721),復(fù)為宰相。翌年出任朔方軍節(jié)度大使,官至右丞相兼中書令。張說前后歷仕四朝、三秉大政,掌文學(xué)之任共三十年。文筆雄健,才思敏捷,朝廷重要文誥,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颋并稱「燕許大手筆」。尤其擅長于碑文、墓志的寫作,其詩除應(yīng)制奉和之作外,有不少佳作傳世。貶官岳州后,「詩益凄婉,人謂得江山助」(《新唐書》本傳)。有《張燕公集》。
張說的詩詞
-
- 一柱觀
- 五君詠五首。李趙公嶠
- 唐封泰山樂章。豫和六首
- 奉裴中書光庭酒
- 送李問政河北簡兵
- 岳州別趙國公王十一琚入朝
- 崔禮部園亭得深字
- 唐享太廟樂章。光大舞
- 送梁知微渡海東
- 道家四首奉敕撰
唐代詩詞推薦
-
- 送客之杭
- 春山
- 刺左右膊句
- 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圓丘攝事合于中書后閣宿齋…之作
- 賦得臨池柳
- 題山壁示道維上人
- 贈茅山高拾遺
- 春臺望
- 海覺禪師山院
- 杜陵叟
- 登九里臺是樊姬墓原文,登九里臺是樊姬墓翻譯,登九里臺是樊姬墓賞析,登九里臺是樊姬墓閱讀答案,出自張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