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
作者:李嶠 朝代:唐代
- 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原文:
- 杪冬嚴殺氣,窮紀送頹光。薄狩三農隙,大閱五戎場。
菜田初起燒,蘭野正開防。夾岸虹旗轉,分朋獸罟張。
燕弧帶曉月,吳劍動秋霜。原啟前禽路,山縈后騎行。
云區墜日羽,星苑斃天狼。禮振軍容肅,威宣武節揚。
神心體殷祝,靈兆葉姬祥。幸陪仙駕末,欣采翰林芳。
- 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拼音解讀:
- miǎo dōng yán shā qì ,qióng jì sòng tuí guāng 。báo shòu sān nóng xì ,dà yuè wǔ róng chǎng 。
cài tián chū qǐ shāo ,lán yě zhèng kāi fáng 。jiá àn hóng qí zhuǎn ,fèn péng shòu gǔ zhāng 。
yàn hú dài xiǎo yuè ,wú jiàn dòng qiū shuāng 。yuán qǐ qián qín lù ,shān yíng hòu qí háng 。
yún qū zhuì rì yǔ ,xīng yuàn bì tiān láng 。lǐ zhèn jun1 róng sù ,wēi xuān wǔ jiē yáng 。
shén xīn tǐ yīn zhù ,líng zhào yè jī xiáng 。xìng péi xiān jià mò ,xīn cǎi hàn lín fā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嶠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士第。舉制策甲科。累官監察御史。邕、嚴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軍進討,親入僚洞勸降,罷兵而返。遷給事中。武后、中宗朝,屢居相位,封趙國公。睿宗時,左遷懷州刺史。玄宗即位,貶滁州別駕,改廬州別駕。李嶠的生卒年,新舊《唐書》均無記載,根據《通鑒》推斷,生年應在貞觀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開元元年(713)。
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諸人死后,他成了文壇老宿,為時人所宗仰。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近體,風格近似蘇味道而詞采過之。唐代曾以漢代蘇武、李陵比蘇味道、李嶠,亦稱“蘇李”。明代胡震亨認為:“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唐音癸簽》)。他寫有詠物詩120首,自風云月露,飛動植礦,乃至服章器用之類,無所不包。雖刻意描繪,以工致貼切見長,但略無興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論》說他“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現存《汾陰行》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后土賦《秋風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為當時傳誦。據說唐玄宗于安史亂起逃離長安前,登花萼樓,聽到歌者唱這首詩的結尾四句時,引起了情感上強烈的共鳴,悲慨多時,并贊嘆作者是“天才”。
李嶠的詩詞
-
- 上清暉閤遇雪
-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制
- 牛
- 菱
- 月
- 王屋山第之側雜構小亭,暇日與群公同游
- 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
- 四月奉教作
- 鑒
- 霧
唐代詩詞推薦
-
- 偶聞官吏舉請,輒有一篇寄從弟舍人
-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
- 贈任懶
- 歌舞
- 玫瑰
- 秦宮詩
- 泗上客思
- 大堤新詠
- 過郭代公故宅
- 范山人畫山水歌
- 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原文,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翻譯,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賞析,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閱讀答案,出自李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