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龍四年春祠海
作者:宋之問 朝代:唐代
- 景龍四年春祠海原文:
- 肅事祠春溟,宵齋洗蒙慮。雞鳴見日出,鷺下驚濤鶩。
地闊八荒近,天回百川澍。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霧。
暖氣物象來,周游晦明互。致牲匪玄享,禋滌期靈煦。
的的波際禽,沄沄島間樹。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尋路。
仙事與世隔,冥搜徒已屢。四明背群山,遺老莫辨處。
撫中良自慨,弱齡忝恩遇。三入文史林,兩拜神仙署。
雖嘆出關遠,始知臨海趣。賞來空自多,理勝孰能喻。
留楫竟何待,徙倚忽云暮。
- 景龍四年春祠海拼音解讀:
- sù shì cí chūn míng ,xiāo zhāi xǐ méng lǜ 。jī míng jiàn rì chū ,lù xià jīng tāo wù 。
dì kuò bā huāng jìn ,tiān huí bǎi chuān shù 。yàn duān jiē kōng qǔ ,mù wài wéi fēn wù 。
nuǎn qì wù xiàng lái ,zhōu yóu huì míng hù 。zhì shēng fěi xuán xiǎng ,yīn dí qī líng xù 。
de de bō jì qín ,yún yún dǎo jiān shù 。ān qī jīn hé zài ,fāng zhàng miè xún lù 。
xiān shì yǔ shì gé ,míng sōu tú yǐ lǚ 。sì míng bèi qún shān ,yí lǎo mò biàn chù 。
fǔ zhōng liáng zì kǎi ,ruò líng tiǎn ēn yù 。sān rù wén shǐ lín ,liǎng bài shén xiān shǔ 。
suī tàn chū guān yuǎn ,shǐ zhī lín hǎi qù 。shǎng lái kōng zì duō ,lǐ shèng shú néng yù 。
liú jí jìng hé dài ,xǐ yǐ hū yún mù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宋之問
宋之問(656─712)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縣)人,父名令文,高宗時為左驍郎將,東臺詳正學士,善文辭,工書法,膂力過人,時稱「三絕」。之問受其父影響,亦善詩文,與「善剖決」的韋善心并稱戶部「二妙」,與著名詩人沈佺期齊名,并稱沈宋。上元二年舉進士,初與楊炯分直內(nèi)教,歷任尚方監(jiān)丞、左奉宸內(nèi)供奉等職,常扈從游宴,寫過不少應制詩。媚附于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后張易之被殺,中宗復位,于神龍元年(705)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不久逃回洛陽。《新唐書》記載他匿居友人張仲之家,「會武三思復用事,仲之與王同皎謀殺三思安王室。之問得其實令兄子曇與冉祖雍上急變,因丐贖罪,由是擢鴻臚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龍中,遷考功員外郎,諂事太平公主,故見用。及安樂公主權盛,復往諧結,故太平公主甚恨之。當中宗將提拔他為中書舍人時,太平公主揭發(fā)他知貢舉時受賄,便下遷為汴州長史,未知又改越州長史。在越州(今浙江紹興)期間,「頗自力為政」,景龍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認為他依附張易之,投靠武三思,屢不悔改,便將他流放欽州(今廣西欽州)。《舊唐書》說:「先天中,賜死于徙所。」而《新唐書》則說:「賜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并創(chuàng)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宋之問的詩詞
-
- 傷王七秘書監(jiān)寄呈揚州陸長史通簡府僚廣陵以廣好事
- 內(nèi)題賦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詩。題云巫山高)
-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送杜審言
- 送趙六貞固
- 冬宵引贈司馬承禎
- 嵩山天門歌
- 玩郡齋海榴
- 楊將軍挽歌
- 三陽宮侍宴應制得幽字
唐代詩詞推薦
-
- 冬至夜作(天復二年壬戌,隨駕在鳳翔府)
- 別王八
-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 題盛令新亭
- 聽妓洞云歌
- 吳門送客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
- 離家第二日卻寄諸兄弟
- 宿江寺
-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
- 景龍四年春祠海原文,景龍四年春祠海翻譯,景龍四年春祠海賞析,景龍四年春祠海閱讀答案,出自宋之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