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郡齋海榴
作者:宋之問 朝代:唐代
- 玩郡齋海榴原文:
- 澤國韶氣早,開簾延霽天。野禽宵未囀,山蜚晝仍眠。
目茲海榴發,列映巖楹前。熠爚御風靜,葳蕤含景鮮。
清晨綠堪佩,亭午丹欲然。昔忝金閨籍,嘗見玉池蓮。
未若宗族地,更逢榮耀全。南金雖自貴,賀賞詎能遷。
撫躬萬里絕,豈染一朝妍。徒緣滯遐郡,常是惜流年。
越俗鄙章甫,捫心空自憐。
- 玩郡齋海榴拼音解讀:
- zé guó sháo qì zǎo ,kāi lián yán jì tiān 。yě qín xiāo wèi zhuàn ,shān fēi zhòu réng mián 。
mù zī hǎi liú fā ,liè yìng yán yíng qián 。yì yuè yù fēng jìng ,wēi ruí hán jǐng xiān 。
qīng chén lǜ kān pèi ,tíng wǔ dān yù rán 。xī tiǎn jīn guī jí ,cháng jiàn yù chí lián 。
wèi ruò zōng zú dì ,gèng féng róng yào quán 。nán jīn suī zì guì ,hè shǎng jù néng qiān 。
fǔ gōng wàn lǐ jué ,qǐ rǎn yī cháo yán 。tú yuán zhì xiá jun4 ,cháng shì xī liú nián 。
yuè sú bǐ zhāng fǔ ,mén xīn kōng zì liá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宋之問
宋之問(656─712)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縣)人,父名令文,高宗時為左驍郎將,東臺詳正學士,善文辭,工書法,膂力過人,時稱「三絕」。之問受其父影響,亦善詩文,與「善剖決」的韋善心并稱戶部「二妙」,與著名詩人沈佺期齊名,并稱沈宋。上元二年舉進士,初與楊炯分直內教,歷任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等職,常扈從游宴,寫過不少應制詩。媚附于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后張易之被殺,中宗復位,于神龍元年(705)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不久逃回洛陽。《新唐書》記載他匿居友人張仲之家,「會武三思復用事,仲之與王同皎謀殺三思安王室。之問得其實令兄子曇與冉祖雍上急變,因丐贖罪,由是擢鴻臚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龍中,遷考功員外郎,諂事太平公主,故見用。及安樂公主權盛,復往諧結,故太平公主甚恨之。當中宗將提拔他為中書舍人時,太平公主揭發他知貢舉時受賄,便下遷為汴州長史,未知又改越州長史。在越州(今浙江紹興)期間,「頗自力為政」,景龍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認為他依附張易之,投靠武三思,屢不悔改,便將他流放欽州(今廣西欽州)。《舊唐書》說:「先天中,賜死于徙所。」而《新唐書》則說:「賜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在創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并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宋之問的詩詞
-
- 宋公宅送寧諫議
- 答田征君(一作敬答田征君游巖)
- 登逍遙樓
-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陽三日述懷)
-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 王昭君(一作沈佺期詩)
- 傷王七秘書監寄呈揚州陸長史通簡府僚廣陵以廣好事
- 雨從箕山來
- 春日鄭協律山亭陪宴餞鄭卿同用樓字
- 詠省壁畫鶴
唐代詩詞推薦
-
- 樂府雜詠六首。金吾子
- 效何水部二首
- 五更
- 與鄭二秀才同舟東下洛中,親朋送至景云寺
- 酬李十六岐
- 思竹窗
- 呈鐘離云房
- 憶長安上省年
- 清平樂(一名憶蘿月)
- 訪題進士孫秦延福南街居
- 玩郡齋海榴原文,玩郡齋海榴翻譯,玩郡齋海榴賞析,玩郡齋海榴閱讀答案,出自宋之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