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
作者:張九齡 朝代:唐代
-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原文:
- 配天昭圣業,率土慶輝光。春發三條路,酺開百戲場。
流恩均庶品,縱觀聚康莊。妙舞來平樂,新聲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節鳳歸昌。幸奏承云樂,同晞湛露陽。
氣和皆有感,澤厚自無疆。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
-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拼音解讀:
- pèi tiān zhāo shèng yè ,lǜ tǔ qìng huī guāng 。chūn fā sān tiáo lù ,pú kāi bǎi xì chǎng 。
liú ēn jun1 shù pǐn ,zòng guān jù kāng zhuāng 。miào wǔ lái píng lè ,xīn shēng chū jiàn zhāng 。
fèn cáo rì bào dài ,fù jiē fèng guī chāng 。xìng zòu chéng yún lè ,tóng xī zhàn lù yáng 。
qì hé jiē yǒu gǎn ,zé hòu zì wú jiāng 。bǎo dé jun1 chén zuì ,lián gē fèng bǎi liá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中宗景龍初(707)舉進士,任校書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呂科,升任右拾遣。后歷任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桂州都督、中書侍郎等職。曾因張說舉薦,任集賢院學士。開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翌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后加金紫光祿大夫。為相賢明,剛直不阿,敢于直諫,主張用人不循資格,設十道采訪使。后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自此朝政日漸昏暗,「開元之治」遂告結束。次年貶為荊州長史,不久病卒。工于詩,格調清雅,興寄深婉,較出色地繼承了漢魏詩歌的優良傳統,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其代表作《感遇》詩運用比興,寄托諷諭,繼承阮籍《詠懷》和陳子昂《感遇》詩的優良傳統,風格沉摯剛健。有《曲江集》。《全唐詩》錄其詩三卷。
張九齡的詩詞
-
- 上陽水窗旬宴得移字韻
- 彭蠡湖上
- 江上使風呈裴宣州耀卿
- 感遇十二首
- 南郊太尉酌獻武舞作凱安之樂
- 歸燕詩
- 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
- 賦得自君之出矣
- 奉和圣制喜雨
- 送竇校書見餞得云中辨江樹
唐代詩詞推薦
-
- 新樓詩二十首。海榴亭(在新樓北花開最早所望更高)
- 破陣樂
- 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應制以題坐右
- 古塞曲三首
- 渡瓜步江
- 武陵觀火詩
- 題朱兵曹山居
- 空靈岸
- 奉和圣制燭龍齋祭
- 處厚游杭,作詩寄之
-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原文,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翻譯,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賞析,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閱讀答案,出自張九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