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次瓊岳韻
作者:張九齡 朝代:唐代
- 奉和圣制次瓊岳韻原文:
- 山祇亦望幸,云雨見靈心。岳館逢朝霽,關門解宿陰。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邊臨。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 奉和圣制次瓊岳韻拼音解讀:
- shān qí yì wàng xìng ,yún yǔ jiàn líng xīn 。yuè guǎn féng cháo jì ,guān mén jiě xiǔ yīn 。
xián jīng tiān shàng jìn ,qīng wèi rì biān lín 。wǒ wǔ yīn dōng shòu ,hé yán shì jí qí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中宗景龍初(707)舉進士,任校書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呂科,升任右拾遣。后歷任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桂州都督、中書侍郎等職。曾因張說舉薦,任集賢院學士。開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翌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后加金紫光祿大夫。為相賢明,剛直不阿,敢于直諫,主張用人不循資格,設十道采訪使。后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自此朝政日漸昏暗,「開元之治」遂告結束。次年貶為荊州長史,不久病卒。工于詩,格調清雅,興寄深婉,較出色地繼承了漢魏詩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其代表作《感遇》詩運用比興,寄托諷諭,繼承阮籍《詠懷》和陳子昂《感遇》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風格沉摯剛健。有《曲江集》。《全唐詩》錄其詩三卷。
張九齡的詩詞
-
- 感遇·江南有丹橘
- 奉和圣制謁玄元皇帝廟齋
- 南山下舊居閑放
- 江上
- 題畫山水障
- 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 奉和圣制送李尚書入蜀
- 龍門旬宴得月字韻
- 初發(fā)江陵有懷
- 奉和圣制溫泉歌
唐代詩詞推薦
-
- 送舍利宿定普巖
- 別李明府
- 中流曲(一作古意)
- 送鳳翔范書記
- 隨計
-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強…鐵山碎第八
-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菊
- 春臺望
- 二游詩。任詩
- 過王判官西津所居
- 奉和圣制次瓊岳韻原文,奉和圣制次瓊岳韻翻譯,奉和圣制次瓊岳韻賞析,奉和圣制次瓊岳韻閱讀答案,出自張九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