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作者:曹雪芹 朝代:清朝
- 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原文:
- 【臨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1]
東風卷得均勻。[2]
蜂團蝶陣亂紛紛:[3]
幾曾隨逝水?
豈必委芳塵?[4]
萬縷千絲終不改,[5]
任他隨聚隨分。[6]
韶華休笑本無根:[7]
好風憑借力,[8]
送我上青云。
- 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拼音解讀:
- 【lín jiāng xiān 】
bái yù táng qián chūn jiě wǔ ,[1]
dōng fēng juàn dé jun1 yún 。[2]
fēng tuán dié zhèn luàn fēn fēn :[3]
jǐ céng suí shì shuǐ ?
qǐ bì wěi fāng chén ?[4]
wàn lǚ qiān sī zhōng bú gǎi ,[5]
rèn tā suí jù suí fèn 。[6]
sháo huá xiū xiào běn wú gēn :[7]
hǎo fēng píng jiè lì ,[8]
sòng wǒ shàng qīng yú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曹雪芹
曹雪芹,生辰不詳,死于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公元1763年2月12日),亦有說死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公元1764年2月1日)。名霑,字芹圃,號雪芹,又號芹溪。曹家世代顯赫,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任江南江寧織造,其妻孫氏為康熙小時之奶母,身份是包衣,也就是皇家的奴隸,歸屬正白旗。《紅樓夢》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寫,后八十回據說由高鶚續寫。《紅樓夢》在寫作的過程中就以抄本的形式流傳,因此版本很多,現在的版本一般都是以書商程偉元所修訂的程甲本或程乙本為模本。《紅樓夢》是中國一部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曠世巨著,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享有崇高地位。世界各地都有"紅學會"(紅樓夢研究學會),這在世界文壇上是不多見的,唯有英國的莎士比亞和中國的《紅樓夢》能享此殊榮,但莎士比亞有100多部作品,而《紅樓夢》只有一部。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一部巨著。★特別鳴謝非常感謝網友ANING的無私幫助!他為本卷《紅樓夢詩詞》添加了詳盡的注釋與翻譯資料。★華夏翁附記原本收《薄命司對聯》等作品共79件。"正文"的文字和標點與197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相較,多有出入,遂依"人版"改訂。"注釋"中加注回目。"分析"從"隨風而逝--紅樓詩抄"下載,據稱內容多據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朗讀作品"中的多音字盡可能地作了處理。03年7月31日完成。
曹雪芹的詩詞
-
- 芙蓉女兒誄
- 第二回回頭詩(一局輸贏料不真)
- 五美吟·西施
- 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 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
-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霽月難逢)
- 中秋對月有懷(未卜三生愿)
- 紅樓夢十二曲—樂中悲(襁褓中)
- 螃蟹詠
- 訪妙玉乞紅梅
清朝詩詞推薦
-
- 桂枝香·登臨送目
- 魯連臺
- 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濃似春云淡似煙)
- 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
- 鄉思
- 浣溪沙·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
- 二郎神·炎光謝
- 香菱詠月·其二
- 一剪梅·懷舊
-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 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原文,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翻譯,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賞析,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閱讀答案,出自曹雪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