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辭。履霜操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 琴曲歌辭。履霜操原文:
- 父兮兒寒,母兮兒饑。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兒在中野,以宿以處。四無人聲,誰與兒語。
兒寒何衣,兒饑何食。兒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眾兒,有母憐之。獨無母憐,兒寧不悲。
- 琴曲歌辭。履霜操拼音解讀:
- fù xī ér hán ,mǔ xī ér jī 。ér zuì dāng chī ,zhú ér hé wéi 。
ér zài zhōng yě ,yǐ xiǔ yǐ chù 。sì wú rén shēng ,shuí yǔ ér yǔ 。
ér hán hé yī ,ér jī hé shí 。ér háng yú yě ,lǚ shuāng yǐ zú 。
mǔ shēng zhòng ér ,yǒu mǔ lián zhī 。dú wú mǔ lián ,ér níng bú bēi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憲宗時,他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韓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的傳統,反對六朝以來講究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提倡散體,他主張文學的語言要「詞必己出」,「唯陳言之務去」,對散文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文各體兼長,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為司馬遷以后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韓愈的詩歌也有特點,氣勢壯闊,筆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開了「以文為詩」的風氣,對后來的宋詩影響很大。但有些詩流于險怪,是其缺點,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的詩詞
-
- 岣嶁山
- 武關西逢配流吐番(謫潮州時途中作)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海水
- 獲麟解
- 游城南十六首。賽神
- 進學解
- 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李逢吉也)
- 過始興江口感懷
- 納涼聯句
唐代詩詞推薦
-
- 荊南語
- 姚巖杰
- 過杏溪寺寄姚員外
- 貢院對雪,以絕句代八行,奉寄崔閣老
- 早發潛水驛謁郎中員外
- 蟲豸詩。浮塵子(三首)
- 樵父詞
- 山莊休沐(一作和夏日山莊)
-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 筑城詞
- 琴曲歌辭。履霜操原文,琴曲歌辭。履霜操翻譯,琴曲歌辭。履霜操賞析,琴曲歌辭。履霜操閱讀答案,出自韓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