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出自清朝朱熹的《勸學詩 / 偶成》
- 原文賞析:
-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一作:少年易老學難成)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拼音解讀:
-
shǎo nián yì lǎo xué nán chéng ,yī cùn guāng yīn bú kě qīng 。(yī zuò :shǎo nián yì lǎo xué nán chéng )
wèi jiào chí táng chūn cǎo mèng ,jiē qián wú yè yǐ qiū shē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guān)翻譯
-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jīng)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注釋1、池塘春草夢:這是…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這是一首逸詩,具體寫作年代不詳,大約在紹興末年(1162)。日本盛傳此詩,我國大陸亦不脛而走,以為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備考。其主旨是勸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qū)W,用以勸人,亦用于自警…詳情
作者介紹
-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號晦翁,又號遁翁、滄州病叟,自稱云谷老人。婺源(今屬江西)人,寓建陽(今屬江西)人,寓建陽(今屬福建)之考亭。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軍,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歷江西提刑,召除秘閣修撰、奉外祠。光宗朝,除知漳州。寧宗初,除煥章閣待制、侍講,旋以本職提舉南京鴻慶宮。慶元二年(1196)十二月,落職罷祠。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慶元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初,謚「文」。《宋史》有傳。事跡另見黃榦所撰行狀…詳情
朱熹的詩詞
-
- 水調(diào)歌頭(江水浸云影)
- 題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
-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 鷓鴣天(叔懷嘗夢飛仙,為之賦此。歸日以呈茂獻待郎,當發(fā)一笑)
- 憶秦娥(雪、梅二闋懷張敬夫)
-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 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韻)
-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 水調(diào)歌頭(次袁仲機韻)
- 水調(diào)歌頭(聯(lián)句問訊羅漢同張敬夫)
清朝名人推薦
-
- 張維屏
- 吳信辰
- 劉若蕙
- 董以寧
- 康有為
- 蔣士銓
- 樂鈞
- 劉開
- 佟世南
- 洪昇
- 勸學詩 / 偶成原文,勸學詩 / 偶成翻譯,勸學詩 / 偶成賞析,勸學詩 / 偶成閱讀答案,出自朱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