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出自唐朝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原文賞析: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 拼音解讀:
-
qīng shān yǐn yǐn shuǐ tiáo tiáo , qiū jìn jiāng nán cǎo wèi diāo 。
èr shí sì qiáo míng yuè yè , yù rén hé chù jiāo chuī xiāo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寄揚州韓綽判官譯文及注釋
青山隱隱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時今已過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謝。揚州的二十四橋,在月色中顯得格外的妖嬈。老朋友你在何處,教別人吹簫?注釋1.韓綽:事不詳,杜牧另有《哭韓綽》詩。判官…詳情 -
寄揚州韓綽判官解讀
詩的頭兩句寫景。第一句攝取的是遠鏡頭,揚州一帶遠處青翠的山巒,隱隱約約,給人以迷離恍惚之感;江水東流悠長遙遠,給人以流動輕快的感受。第二句是想象江南雖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黃…詳情寄揚州韓綽判官鑒賞
這是一首調笑詩。詩的首聯是寫江南秋景,說明懷念故人的背景,末聯是借揚州 二十四橋的典故,與友人韓綽調侃。意思是說你在江北揚州,當此深秋之際,在何處教美人吹簫取樂呢?頹廢喧嘩的地方更…詳情寄揚州韓綽判官創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節度使(使府在揚州)牛僧孺幕中作過推官和掌書記,和當時在幕任節度判官的韓綽相識。此詩是杜牧離開揚州以后,在江南懷念昔日同僚韓綽判官而作。,具…詳情 - 杜牧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公元828年(大和二年)進士及第,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詳情
-
- 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
- 池州春送前進士蒯希逸
- (七言絕句)題木蘭廟
- 聞開江相國宋(一作宋相公申錫)下世二首
- 秋夕
- 汴人舟行答張祜
- 題水西寺
- 夢中語
- 題橫江館
- 雜曲歌辭。少年行二首
-
- 許有壬
- 裴迪
- 陳羽
- 武則天
- 朱放
- 柳公綽
- 聶夷中
- 于濆
- 王元鼎
- 劉長卿
- 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寄揚州韓綽判官翻譯,寄揚州韓綽判官賞析,寄揚州韓綽判官閱讀答案,出自杜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