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nóng)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出自唐朝張籍的《野老歌 / 山農(nóng)詞》
- 原文賞析:
- 老農(nóng)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yǎng)犬長食肉。
- 拼音解讀:
- lǎo nóng jiā pín zài shān zhù ,gēng zhǒng shān tián sān sì mǔ 。
miáo shū shuì duō bú dé shí ,shū rù guān cāng huà wéi tǔ 。
suì mù chú lí bàng kōng shì ,hū ér dēng shān shōu xiàng shí 。
xī jiāng jiǎ kè zhū bǎi hú ,chuán zhōng yǎng quǎn zhǎng shí ròu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老翁家貧住在山中,靠耕種三四畝山田為生,田畝少,賦稅多,沒有吃的。糧食送進官府的倉庫,最后腐爛變質(zhì),化為泥土,一年到頭,家中只剩下鋤頭、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兒子上山去…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中唐時代,政治黑暗,統(tǒng)治階級剝削殘酷,因此抒寫農(nóng)民疾苦的題材也成為新樂府詩人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張籍的《野老歌》,就是寫一個農(nóng)家老夫在高額的苛捐雜稅的重壓之下,最后過著依靠拾橡實填飽…詳情
作者介紹
- 張籍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yè)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yè)。張籍早年生活貧苦,后來官職也較低微。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適統(tǒng)治時期,統(tǒng)治階級橫征暴斂,拚命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張籍由于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實現(xiàn)有較深刻的認(rèn)識。因此,他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他的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勇于暴露現(xiàn)實,給予元稹、…詳情
張籍的詩詞
-
- 離婦
- 題玉像堂
- 贈道士宜師(一作贈廣宣師)
- 憶遠
- 和周贊善聞子規(guī)
- 寒食夜寄姚侍郎
- 早朝寄白舍人、嚴(yán)郎中
-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
- 題清徹上人院
- 夜到漁家(一作宿漁家)
唐朝名人推薦
-
- 朱景玄
- 竇鞏
- 王惲
- 郎士元
- 牛殳
- 花蕊夫人
- 緬伯高
- 丁仙芝
- 王貞白
- 薛瑩
- 野老歌 / 山農(nóng)詞原文,野老歌 / 山農(nóng)詞翻譯,野老歌 / 山農(nóng)詞賞析,野老歌 / 山農(nóng)詞閱讀答案,出自張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