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賦哪個版本的好(辭賦哪個版本的好用)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辭賦哪個版本的好,以及辭賦哪個版本的好用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學習唐詩、宋詞看哪些書籍好!
《全唐詩》,清彭定求、楊中訥等奉敕編。計900卷,收2200余人48900首詩,搜羅廣博,雖零星篇章單句也莫不收入,是迄今為止古典詩歌總集中篇幅最大、影響最廣的一種,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唐詩面貌,對研究我國唐代的歷史、文化和文學有極大參考價值。編排略依唐史序例,世次以登第、入仕、卒歲為主或以贈答唱和之人先后附入,無爵里世次可考者另編。郊廟樂章及樂府歌詩、釋道、外國、名媛、仙鬼、聯句、填詞、謠諺、酒令、蒙求另編。詩前小傳但略序其人歷官始末。詩集有善本可校者詳加校定,一詩而互見數集者,止于題下注一作某詩。因倉促成書,有誤收、漏收、重出、小傳舛誤、編次不當等失誤。河南大學唐詩研究室編《全唐詩重編索引》和楊建國編《全唐詩“一作”校證集稿》可為參考。中華書局1960年出版了王仲聞等人的點校本,并附日本河世寧纂輯的《全唐詩逸》三卷(據《知不足齋叢書》本),概以卷分,全書前加卷次、作者目錄,每一分冊前編加詩篇目錄,以便查檢。1992年,中華書局曾將王重民的《補全唐詩》、《補全唐詩拾遺》,孫望的《全唐詩補逸》,童養年的《全唐詩續補遺》、陳尚君的《全唐詩續拾》合為《全唐詩補編》一書出版。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1960年點校本
《唐詩三百首》,清孫洙(別號蘅塘居士)以清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為底本選汰編成的唐詩選集。六卷(或作八卷)。選75位詩人(不包括無名氏二人)三百一十首詩。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樂府編排,突出盛唐,兼顧初、中、晚唐,多為名家名作,簡要而有代表性,方便習誦,流傳極廣。注本較多,以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的清人陳婉俊的補注為簡明切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金性堯《唐詩三百首新注》,于每詩有說明,并附作者簡介。
推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詩別裁》,清沈德潛編選。二十卷,選詩一千九百余首,包含各家重要作品。初名《唐詩宗》,后以杜甫《戲為六絕句》之六“別裁偽體親風雅”句改現名,表示編者已經剔除“偽體”。書前凡例詳細論及各種體制、流派,分體編排,于詩人均有概括評價,并有按語、眉批、注釋,簡要精當。是舊時很有影響的唐詩選本。
推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校訂本
《宋詩鈔》,清吳之振、呂留良、吳自牧編。106卷,錄百家,實首八十四家,本無專集及有集而所選不滿五首者皆擯斥在外,采掇英華,刪除冗贅,集首冠以小傳,詳加品評考證。康熙十年(1671)刊行,但刻本缺文斷句,錯綜互出。商務印書館1914年影印,又排印清管庭芬、蔣光熙編《宋詩鈔補》,不分卷。中華書局1986年合二為一,刪除重復,統一異名,改正訛誤,校點出版,統稱《宋詩鈔》。《四庫全書》有清陳焯編《宋元詩會》100卷,可補遺漏。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1986年版
《全宋詞》,唐圭璋輯。采用詞集為底本,以善本、足本為主,雖零篇斷句也加以搜集,計1330余家19900余首詞、殘篇530余首,考訂作者時代和作品真偽,按時代先后編次,有小傳、校勘和斷句。書前列引用書目,書后有作者索引。之后,輯者又纂成《〈全宋詞〉補遺》,載《南京師范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孔凡禮從明抄本《詩淵》中輯得400余首,編為《全宋詞補輯》,由中華書局1981年出版。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1965年修訂增補本
《魏武帝集》,三國魏曹操(謚號武帝)作。原作早佚。明張溥、近人黃節、丁福保分別輯有一卷本和四卷本。曹操的詩歌反映現實深刻,多直抒胸臆,表現自己的雄心壯志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激昂慷慨,氣韻沈雄,語言質樸,形象鮮明。1959年,中華書局以丁本為底本點校出版《曹操集》最為完備,包括詩、文、《孫子注》、裴松之注、江耦《曹操年表》和《曹操著作考》。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1979年重印增補本
《曹子建集》,三國魏曹植作。植字子建,封陳王,謚思,故又題為《陳思王集》。原集早佚。宋人輯為十卷。清丁晏《曹集詮評》附逸文一卷、本傳、年譜等。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黃節《曹子建詩注》二卷,匯集各家評釋,征引繁富,辨偽嚴謹。曹植詩成就最高,辭賦、散文也不乏佳作。以曹操之死為界,其詩前期多抒發拯世濟物的胸襟抱負,后期作品多揭露、抒寫所遭受的迫害不幸,在藝術方面以漢樂府民歌為基礎,更加辭藻華美,注重對仗和警句。
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阮嗣宗集》,三國魏阮籍作,籍字嗣宗,曾官步兵校尉,后世多題《阮步兵集》。原集早佚。現行各本均后人搜輯,通行一卷,有詩、賦百余篇,其中最著名者為《詠懷》詩八十二首,多為不滿現實和憂生之嗟。籍本有濟世之志,但世情險惡,不得有為,故慷慨悲歌,使氣命詩,藝術上又善用比興,歸趣難求,委婉曲折,難以情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黃節《阮步兵詠懷詩注》一卷,結合史實說詩,材料豐富,剖析仔細,時有新見。
推薦版本:《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點校本
《嵇中散集》,三國魏嵇康作。康曾官中散大夫,故名。原書十五卷,至宋僅存十卷。針對司馬氏集團的虛偽禮教,嵇康公開“非湯武而薄周孔”而實則篤信力行,憤世嫉俗,清高自賞。擅長散文和四言詩,詩志趣高潔,峻切清遠,風格秀逸;散文立論大膽,不同世俗,縝密透辟,生動形象。
推薦版本:魯迅校《嵇康集》,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陶淵明集》,東晉陶淵明作。門人私謚靖節先生,故后世又題《陶靖節集》或《靖節先生集》。陶淵明生處門閥制度全盛時期,雖有修齊治平、兼濟天下的理想,終于不得不走上歸隱獨善、委化乖運的道路。陶詩多寫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情景交融,平淡自然,渾厚完整,簡潔含蓄。同時也未完全忘情政治,揭露和批判社會黑暗,歌頌神話、歷史上的英雄。有宋李公渙箋注本十卷、清陶澍集注本等。王瑤的《陶淵明集注》按年編排,注釋簡明。
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孟浩然集》,一名《孟襄陽集》,唐孟浩然作。唐代王士源編。三卷,輯詩二百八十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宋本。今人李景白《孟浩然詩集校注》(巴蜀書社1988年版)和徐鵬《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附有傳記、歷代評論、著錄考和作品系年等,比較完備。孟浩然布衣一生,詩歌以山水旅行和隱逸生活題材最多。山水詩描畫入微,清幽閑遠,間有雄渾壯逸之作。田園詩形象活躍,親切質樸。其詩語氣清亮,富于音樂美,樸素自然,淡雅疏朗,韻味醇厚,影響深遠。
推薦版本:徐鵬《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版
《王右丞集》,唐王維著。維曾官尚書右丞,故名。維字摩詰,又題作《王摩詰文集》。通行清人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二十八卷本,首錄王縉《進王右丞集表》和《唐書》本傳,末附詩評、畫錄、年譜等,校勘箋注非常審慎。王維兼具儒、釋、道三家思想,最終由儒入佛,工詩文、繪畫、書法和音樂。其詩題材包括游俠、邊塞、政治、山水田園和抒情四類,體裁多樣而以五律和五絕造詣最高,思想灑脫,情趣橫溢,兼具陽剛和陰柔之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語言自然率真,清婉流麗,凝練傳神。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版
《李太白集》,唐李白作,白字太白,故名。初為李陽冰所編《草堂集》,早佚。今本為宋人所編三十卷本。清王琦重編加注為《李太白詩集注》,注釋詳備,附以年譜、唐宋以來諸家評論、紀事等。今人研究著作有詹锳《李白詩文系年》、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等。白詩反映了盛唐時期廣闊的現實生活,眾體具備,各色兼長,想象大膽夸張,境界神奇莫測,雄奇奔放,氣勢磅礴,富于游仙色彩。
推薦版本:《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57年標點本
《杜工部集》,唐杜甫作。甫曾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唐樊晃所編集子收詩僅二百九十余首,已佚。宋王洙編為二十卷,補遺一卷,成為定本。注本頗多,以清仇兆鰲二十五卷《杜少陵集詳注》最為詳備,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出版。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出版的清錢謙益《杜工部集箋注》(又名《錢注杜詩》)、1962年出版的楊倫《杜詩鏡銓》、中華書局1961年出版的浦起龍《讀杜心解》都是較好的注本。杜詩真實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融敘事、抒情、寫景為一體,風格沉郁頓挫,語言精警凝練。人稱“詩史”。
推薦版本:清錢謙益《杜工部集箋注》(又名《錢注杜詩》),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
《昌黎先生集》,唐韓愈著,愈門人李漢編,四十卷。愈自謂郡望昌黎,世稱昌黎先生,故名。宋人輯《外集》十卷、《遺文》一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了馬其昶(通伯)校注的《韓昌黎文集校注》和錢仲聯編纂的《韓昌黎詩系年集釋》。前者訓詁文字,疏證史實,選錄明清各家評語。后者輯有《詩話》。作為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約六經之旨而成功文,不平則鳴,表現自己個性的各個側面,又以文為詩,議論入詩,筆力雄健,氣勢宏偉,硬語盤空,造境奇險,對宋詩產生了極大影響。
推薦版本: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白氏長慶集》,唐白居易作,因編于穆宗長慶年間而得名。白氏自謂著《長慶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和《續后集》五卷。現存影印宋本七十一卷。明人馬調元刻本增附錄一卷。另有《敦煌卷子本白氏詩集》一卷。白詩大致可分諷喻、閑適、感傷和雜律四類,格調高超,境界深遠,通俗平易,在當時即已傳遍海內外,廣為人詠誦。
推薦版本:顧學頡整理《白居易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匯編清王琦選輯歷代評、注的《李長吉歌詩匯解》、姚文燮注和方世舉批注三種。李賀詩揭露時弊,感憤不遇,詠仙諷鬼,抒寫艷情,構思巧妙,意境瑰麗,結構跳躍,風格奇特峭拔,語言精煉、傳神、新穎,形成獨具特色的“長吉體”。
推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李義山詩集》,唐李商隱作。商隱字義山,別號玉溪生,亦名《玉溪生詩集》。后人箋注以清馮浩《玉溪生詩箋注》最詳。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計編年詩四卷,不編年詩二卷,附年譜和詩話。李商隱詩于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時政弊端外,多謳吟個人坎坷凄涼的身世,描寫旖旎纏綿的愛情,傷感含蓄,以《無題》詩為代表,在藝術上體現為構思縝密、寄托遙深、隱晦難解、格律嚴整、語言清麗為特點。
推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宋詩舉要》,高步瀛編選。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出版新式標點本。精選唐八十四家六百一十九首詩、宋十七家一百九十七首詩(包括金元好問十二首),所選詩人詩歌一定有代表性,其中李白、杜甫耳家占四分之一強。采用集注方式,多引原始資料對作家評傳、作品解說、歷史事實、地理沿革和典章制度等詳加注釋,態度嚴謹,參以己見,多所發明。由于編者思想意識局限,本書在編選標準、評注言論方面多有缺陷,讀者閱讀時應該加以審辨取舍。
推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花間集》,現存最早詞集,五代后蜀趙崇祚編,歐陽炯序,十卷,選唐、五代十八家詞五百首,除溫庭筠外皆為蜀人。詞多寫統治階級花天酒地生活,風格柔靡艷麗,后世稱為“花間派”。若干寫南方風情作品,語言清新優美。序文為第一篇詞論,追溯歌詞的起源和演變,指出歌辭與詩區別的特征即“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巧;裁花剪葉,奪春艷以爭鮮”,對了解詞的產生和發展有幫助。
推薦版本:李一氓《花間集校》,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全唐五代詞》,曾昭岷、曹濟平、王兆鵬、劉尊明編撰。本書為唐五代曲子詞總集,旨在網羅放佚,存詞存人,按詞人生年先后排列,雖斷章殘句亦加拾遺,分兩部分:正編收錄倚聲制詞之曲子詞,分唐詞、易靜詞、五代詞和敦煌詞四卷,副編收錄難以考定詩詞之作、明清詞集、詞譜、詞話所載入樂的聲詩及被改加詞調的樂府或絕句等,為唐五代作品、敦煌作品二卷。有作者小傳、校記、本事和考辨。末附《宋元人依托唐五代人物鬼仙詞》和《誤收誤題唐五代人詞存目》。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版
《南唐二主詞》,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著。后人輯錄成書,一卷。王國維校補,另增《補遺》一卷、《校勘記》一卷,收入《海寧王忠殼公遺書》,比較詳善。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了王仲聞撰寫的《南唐二主詞校訂》,附散見于各書之中的有關評語、本事和近人考證材料,又于1958年出版了詹安泰編注的《李璟李煜詞》。李璟詞作用語清新,造景幽麗,抒情哀婉。李煜詞前期多敘歌舞升平之歡娛,后期寫亡國之痛、故國之思,皆一任性情,直抒胸臆,以白描勾勒,形象鮮明,潔凈曉暢,清新自然,高標五代,在詞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推薦版本:詹安泰編注《李璟李煜詞》,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樂章集》,北宋柳永詞集。三卷,續添曲子一卷。通行明毛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和近人朱孝臧《疆村叢書》本。朱本最佳。柳永以風流文采名世,也以此被官場排斥。其詞多寫都市文明與市民生活,尤以抒寫離人思婦羈旅行役為最,長于鋪敘白描,構思縝密,布局完整,以通俗流利、新鮮活潑、富于音樂性的語言發展了長調慢詞,在當時影響極大。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1994年版薛瑞生校注本
《東坡詩集》,北宋蘇軾作,五十卷。今人孔凡禮以清馮應榴《蘇詩合注》(五十卷)和清王文浩《蘇文忠公詩集編注集成》(四十六卷)為底本校點。蘇軾兼工詩詞散文,現存詩作二千七百余首,題材廣泛,最膾炙人口的是寫景詩和理趣詩,還有反映民生民意、時事政治、審美主張、追和古人的作品,早年偏于奔放,中期最為斑斕,晚年趨于恬淡,各體均有,以古體和七言為多,而七言長篇和絕句最出色,別開生面,波瀾壯闊,變化多端,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1982年版
《東坡樂府》,北宋蘇軾詞集,以號東坡居士名。二卷。元延祐七年(1320年)葉曾云間南阜草堂刻印。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影印。龍榆生《東坡樂府箋》重新排比箋釋,前有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輯各家評語。商務印書館1958年出版線裝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影印。蘇軾擴大了詞的題材,突破男女之情、離愁別恨的藩籬,開豪放一派,詠史懷古,議論時事,描寫山水,同時也因政治失意和佛老影響,時時流露出出世虛無的思想。
推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5月點校本
《宋詞三百首》,原署上彊村民(近人朱孝臧)編,選兩宋七十九家詞人二百八十三首詞,按帝王、文士、女流編排,以天然渾成為主旨,選詞精粹。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3月出版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注》,包括作者簡介、注解和評箋,版本較好。箋者引征二百余種書籍,爬梳遺逸,彰顯作者,廣采博收,匯集諸評,辨析正誤,注釋精當。
推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重印本
《絕妙好詞》,南宋周密編,七卷,選南宋自張孝祥至仇遠一百三十二家詞作近四百首,較廣較精,文獻價值很高。選者為詞壇名家,詞風輕柔園膩,故擇取嚴格,多選相類婉麗之作,不能反映南宋詞作全貌。清人查為仁、厲鶚作注,合為《絕妙好詞箋》,有作者小傳和資料、詞本事、題解和總評。光緒年間刻本附有余集編《絕妙好詞續鈔》一卷和徐懋再編之《續鈔補錄》一卷。
推薦版本:中華書局1957年《四部備要》重印本
《千家詩》多家選本。①全名《分門類纂唐宋時賢千家詩選》,南宋劉克莊編,選唐、五代、宋詩而以宋為主。克莊號后村居士,故亦稱《后村千家詩》。②題明人王相選注《新鐫五言千家詩》。③題宋謝枋得選、王相注《重訂千家詩》(七言)。④題謝枋得精選《千家詩》,分五絕、五律、七絕、七律四卷。題材廣泛,篇幅短小,淺顯易解,是舊時流傳極廣的啟蒙讀物。
推薦版本:東海文藝出版社1957年版
《宋詩別裁》,原名《宋詩百一鈔》,清張景星、姚培謙、王永琪編選,八卷。后人將其與沈德潛所編唐、明、清三朝別裁合刊為《五朝詩別裁集》,改現名。收宋一百三十七家詩人六百四十五首詩,按體裁分為五言古體、七言古體、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排律、五言和七言絕句,注意兼收不同詩人流派作品,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宋詩各體、流派的面貌。但由于選者強調“比興深婉”、“宮商協暢”,崇奉理學,選詩不精,比較粗糙,僅有圈點,沒有小傳和評語,疏于考證修訂,文字時有訛誤。
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唐詩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選唐代一百三十三家、六百三十余首詩歌,兼顧思想性和藝術性,按時代先后排序。小傳扼要敘述詩人生平和創作特點,注釋注意解決作品疑難和關鍵,評議、糾訂舊說謬誤。余冠英、王水照的《前言》對唐詩繁榮的原因、特點和發展過程作了比較全面系統的論述。一些關于詩義的解說或可討論。
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唐詩鑒賞辭典》,蕭滌非、程千帆、馬茂元等撰。搜集一百九十多位詩人一千一百零五首詩歌,按詩人生年先后編排,生年無考者以在世年代先后為序,作品一般依《全唐詩》次序排列,必要時按編年略作調整,兼收并蓄,比較完整地體現了唐詩全貌。國內外古典文學專家、學者逐篇撰寫賞析文章,頗多勝解,清晰明了,繁簡適中,反映了近年唐詩研究的新成就。插有相關書畫作品三十二幅。附有詩人小傳、年表、唐詩書目、名句索引、詩體詩律簡釋、篇目筆畫索引、唐代政區形勢圖、唐西京長安城坊圖和唐西京長安附近詳圖等資料。本書規模宏大,裝幀精美,將文學鑒賞與工具書融為一體,是辭書編纂成功的新嘗試。
推薦版本: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
《宋詩選》,錢鐘書選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校。選兩宋八十一位詩人三百七十五首詩,簡單介紹作者生平、成就、風格和所屬流派。選詩既有反映社會現實、抒發愛國情懷的作品,也有描寫自然風光、個人情趣的詩歌,標準嚴格而能兼顧,使讀者可見宋詩全貌。征引博洽,注釋詳細,見解精辟,尤重藝術分析。《序》闡述了宋詩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特征,全面評價了宋詩的成就和局限。是一個很有學術價值的版本。遺憾的是漏選了諸如文天祥《正氣歌》、《過零丁洋》之類習誦人口的篇章。
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宋詩鑒賞辭典》,本書收二百五十三位詩人一千零四十題作品,計一千二百五十三首,在突出大家的同時,兼收并蓄各派詩人作品,以作家生年先后為序,生卒年無考者按在世年代,同一詩人作品大致以編年順序排列,比較能夠反映宋詩全貌。國內宋詩研究者撰寫賞析文章,知人論世,闡發意蘊,各抒己見,不拘一格。書前有《出版說明》、《凡例》、《論宋詩(代序)》和《篇目表》。收集相關字畫插圖三十余幅。書后附詩人小傳、詩人年表、宋詩書目、名句索引、篇目筆畫索引以及北宋、南宋政區形勢圖等資料。本書規模宏大,裝幀精美,將文學鑒賞與工具書融為一體,是《唐詩鑒賞辭典》的姊妹篇。
推薦版本: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唐宋名家詞選》,龍榆生編選。收錄唐宋九十四家七零八首詞,在思想、藝術、風格、流派方面均具代表性,兼收若干七絕以見詩、詞遞變軌跡。對詞的句讀和韻位加以標注,以見格律,又別創符號置于字下,藉代詞譜。節錄正史或酌采舊聞以為傳記,并酌錄前人評語作為參考,直接引用的參考資料概注卷目,間接引用者也注明書名,甚為嚴謹。
推薦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新1版
《唐宋詞選釋》,俞平伯編選。錄自唐迄南宋二百五十一首詞,分三卷:上卷為唐、五代詞,包括唐、花間、南唐三部分,八十七首;中卷題為“宋之一”,下卷題為“宋之二”,相當于北宋和南宋,一百六十四首。因選者意在體現詞家風格特色和詞的發展途徑,供古典文學研究者參考之用,故選法較一般普及性選本稍寬。作品前后有作者小傳和詳細注釋。
《金元明清詞選》,夏承燾張璋編選,吳無聞、黃畬、周篤文注釋。共選金詞二十八家五十首,元詞五十一家八十一首,明詞六十一家一二○首,清詞八十七家二一四首。取材以思想健康、藝術性強者為主,思想無害而藝術性較高、影響較大者也酌予收錄。黃色、病態的概不闌入。所錄作品原文擇善而從,重要異文酌加說明。簡要注釋以征舉典實、疏通文意為主。詞前附作者小傳,生卒不詳者略依科第交游定其先后。詞后題解介紹作品背景或藝術特點,間予收錄重要評語和軼聞。
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1月版。
歷史上司馬相如那篇漢賦寫的最好?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是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后人稱之為賦圣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望采納 謝謝!!
你見過現在1980年后出生的誰的漢賦寫的最好?~?》!
活躍在文壇的辭賦作者
一、顏其麟,祖籍湖北,生于1935年,大學畢業。解放前攻讀四書五經,解放后一直研究古典文學。現為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研究員,香港中華辭賦研究院院士、院長。
上世紀80年代初,著作開始問世。其著作有《香港賦》、《三峽賦》、《黃河賦》、《桂林賦》、《黃山賦》、《廬山賦》、《南昌賦》、《黃鶴樓賦》、《揚州賦》、《西雙版納賦》、《鄂州賦》、《石畫賦》、《鱉賦》、《南榭賦》、《丹陽賦》、《菏澤牡丹賦》、《洛陽牡丹賦》、《張家界賦》、《少林賦》、《鄭州賦》、《海上田園賦》、《服裝賦》等30多篇大賦。之外,尚有《古詩新魂》、《三峽詩匯》、《國花頌》等古詩集問世。
其人既從事漢賦創作,又從事書法創作。自謂“賦伍班張歌盛世,書宗顏魏頌京華”。周南贊曰“書賦同輝”;沈鵬稱之“賦書雙璧”。胡光舟讀其賦而稱之為“全國不敢作為第二人想的當代漢賦作家”。其人生信念是:“文章俯仰千秋富,翰墨沉浮百世春”。其奮斗目標是:“鋪陳世界張張紙,容納乾坤本本書”。其賦作問世之日,亦其書法出版之時,所謂“賦書雙璧”、“書賦同輝”,亦即是之云爾。1996年在北京舉辦個人自書詩賦展覽,受到很多專家的嘉許;2002年榮獲國際炎黃文化金獎,與沈鵬、劉炳森等著名書法家齊名同列(同列為卓越貢獻獎)。
顏的《宜春賦》一共三十八段,九千來字,堪稱辭賦字數之最。比潘岳長賦三千多字《西征賦》還長的多。贊美宜春“山嬌川媚,物美風醇”“袁山聳翠千秋美,地以人重;高士流芳百世馨,人因地傳”。顏的辭賦洋洋灑灑特別擅長鋪陳,極盡渲染之能事,文法比較正宗,功底扎實,氣勢恢弘,對仗工整,包容廣泛,波瀾壯闊。將宜春的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特產物品等一筆描盡。不過依筆者拙見,中間部分內容陳述的稍顯繁瑣,如削減濃縮一下更妙。
威海市委書記崔曰臣高度評價顏先生的《威海賦》并為《威海賦》作序。顏先生為了著《威海賦》先后四赴威海,客居三月有余,詳讀史料,遍訪山水,歷時近一年,終成此賦。這說明顏先生著文的態度極其認真負責。《威海賦》也成為當代城市宣傳之工具。
二、孫繼綱,洛陽辭賦研究會會長,一篇《洛陽龍門賦》讓他名聲大噪。此賦寫來字字珠璣,文筆錦繡,文采華麗,辭藻豐富。特別對佛學有很深很透徹的了解和修為。“洛陽龍門,形勝譽甲天下”開篇就氣勢非凡,“洞窟星羅,映先祖之智能;石龕棋布,展華夏之文明”展現一千多年的佛學史。“石窟,融南北文化為其體;藝術,樹中原風格為其旌。文化造極,四海稱頌;藝術登峰,五洲認同”對石窟藝術大加贊嘆。“南洞阿彌陀,胸袒慈懷,蠶眉橫臥;北洞無量壽,手指天地,尊容自呈。”為各類佛像的姿態描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孫先生據了解還擔任政府要員,可能是工作比較忙的原因,卻搜不到他其它作品,對此深為遺憾。
三、魏明倫,生于一九四一年,四川內江人。童年失學,九歲唱戲。1950年參加四川省自貢市川劇團,先后任演員、導演、編劇至今。四十余年未換單位。 一九八五年,憑著一本《潘金蓮》而一舉成名,并引發社會各界大討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又相繼創作了大量的戲劇作品,并屢屢獲獎,被戲稱為“巴蜀鬼才”1987年被新華社《半月談》公布為中國當代九大劇作家之一。 魏先生名利雙收以后,最近被四川地方各地請去著賦。酒樓會堂,橋梁陵墓,均可入其賦。 收費不菲,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已發表作品有《大洲廣場賦》、《中華世紀壇賦》、《會堂賦》《廊橋賦》《二灘賦》、《綿竹賦》、《蓋世金牛賦》、《合江亭賦》、《紀信誆楚賦》等近10篇駢賦文,每一篇駢賦均被中央級報紙爭相轉載和為全國發燒友收藏,魏明倫也由此被譽為目前“國內駢賦第一快手”。如《中華世紀壇賦》中“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紀風云。火熊熊薪傳百代,光燦燦彪炳千秋。” 浩瀚青史,概括于壇內;輝煌文化,濃縮于眼前”這些句子對仗工整,音韻鏗鏘,且文采斐然,寓意深刻。但個別作品還是顯的有些不夠精練,如“大潮推動小城,小城觀念大變”“趙州橋什么人修?洛陽橋什么人留?”這些句子還可以再深加工一下,就更為精練,強悍了。總而言之,魏的碑賦類似于駢賦,文賦,俗賦的一種綜合。語句流暢,用詞平易,可讀性較強,是辭賦的一種發展方向。
四、何開四,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省文藝評談家協會主席,著名詞賦家:何所作的《中華錢幣賦》閱讀了100多萬字的資料,歷時3個月修改17次。600余字的《中華錢幣賦》現刻碑立于成都印鈔公司。并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巴蜀文化賦》、《大地賦》、《國酒茅臺賦》、《川菜賦》,《國寶熊貓賦》《沐川賦》《南糊賦》《小平百年賦》等,其中創作的《中國農業賦》一直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刊刻展出。“錢積如山,德立千仞;錢流如川,心如止水”何的賦和魏有相似之處,但何比魏講究韻律,生動性要稍差于魏,二人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五、陳恩田,著名書法家、詩人,祖籍安徽安慶,出生于四川樂山, 12歲因賣對聯成為鄉里遠近聞名的“小秀才”,后常與書法家楊天開老師切磋書藝,加上其勤奮好學,所以在書法藝術上頗具成就。他的一篇《大中華賦》近日在網上引起激烈的爭議,爭議者大致分兩派,一派是以文言文賦的守舊派,另一派是白話文賦的現代派,兩派展開激烈辯論,甚至發展到謾罵,巴蜀鬼才魏明倫因與陳恩田并稱巴蜀雙杰,無緣無故跟著陳大師挨罵。守舊派認為:大中華賦滿篇白話,直白淺露。不知是誰編的:”陳恩田、魏明倫,巴蜀雙杰四處混,創詩作賦老刀鈍,不如回家抱孫孫;大中華、中華大,滿篇都是大白話,還稱天下第一家,騙來騙去騙娃娃。”現代派認為:大中華賦通俗易懂,氣勢磅礴。有詩曰:“大中華賦大氣概,橫掃天下迂秀才;曾記當年新文化,務實求真文風開。浩浩蕩蕩三百文,氣勢磅礴贈國人;激揚民族撫古今,祝愿中華更永恒。”雙方大打出手,實為網絡文壇一件趣事。陳恩田還創作過《新重慶賦》《和平統一賦》等文筆不錯,頗有功底,不過那篇被文藝界稱之為中華第一賦那就有點做秀炒作的成份了,說句難聽的話就是不自量力,自欺欺人了。
六、張昌余,四川師范大學教授,詞賦家,書法家。創作了《萬貫華陽人家賦》《蒙頂山茶賦》這二篇全屬于廣告性質的辭賦,文學性和藝術性均不及以上幾位四川作家。
七、雪川,也是一位文化界奇才,近年來在海內外書劍飄零,做過報人,編過雜志,拍過影視,也為一些策劃公司做過成功的創意。他的辭賦作品有《中華世紀壇賦》《茅臺賦》《大道乾坤賦》《太陽石賦》《成都賦》《二灣賦》等。在《中華世紀壇賦》中開篇即云:“設壇祭祖,乃塵海茫茫,意會圣賢、神通經典之盛事”確實出手不凡。“天看水影,地看山影。巴蜀形勝霞披銀斗,乾坤象聚霧漫金盆。”對成都的地理也概括的相當精深。美國哈佛教育中心總裁陳漫克博士對雪川相當看好,認為雪的作品有“氣含風雨之潤,筆吐星漢之華”。不遜于魏何諸人。
八、天山客,是一位有著邊疆特色的辭賦家,創作的作品有《天池賦》《后天池賦》《雪蓮賦》《聽濤賦》《冰川賦》《草原賦》等十幾篇作品,大多描寫祖國邊疆風光。“展一輪明鏡,王母晨妝,柔云忘返 ;釀一池春酒,明月醉酣,星河倒懸。”意境幽美,詞句清新。讀來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祖國大西北的風光撲面而來。如果題材更加廣闊一些,假以時日定會成一代辭賦大師。
九、葦飛,又名保鏢。個人簡歷不詳。不過他創作的《風賦》《云賦》《雨賦》《雪賦》自然氣象之四賦,功底深厚,文采飛揚,氣勢縱橫,細品慢讀之下,雋永猶長。如在《風賦》中寫道“風起于虛而終于幻,或推波助瀾震海威,或雨打梨花寄別思,或為胡馬嘯西風,或為烈士托豪志。處處不見風影,而處處皆得風意,無體而神在,無形而心存。四海為家,志躊天下,不以一處為羈絆,頃刻已萬里;冷暖為念,胸括塵世,不以半點重得失,須臾已清揚。富貴煙云,一吹而散,名利塵埃,一掃而空。臨風展笑,愿撫風翼,輕攜風手,暢意揮灑,滌除穢垢,清涼人間。”這些句子讀來確實清爽怡人,如果拋棄風花雪月之題材,用文字來謳歌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想修為不會在諸名家之下。
十、劉鐵(1972-?)字星雨,號白古,又號醉鶴。網名月光流星雨,西域迪化人氏,達斡爾族,擅畫,好古文,尤工詩詞。創作的作品有《逍遙賦》《白骨賦》《士人賦》《詩賦》語頗古雅。文風沉凝,常發憂郁之氣;筆調磅礴,時發哀嘆之調。
十一、王克湘,四川遂寧招標辦高級工程師。曾創作中短篇小說多篇,后專注專業技術工作。對古典詞賦有所研習,特別是對賦情有獨鐘,所創作的《船山體育館賦》、《高升小學賦》、《遂寧中醫院賦》頗受各界人士好評。 但在網上竟搜不到他作品的內容,所以不好妄加評論。
十二、月隱寒霜有《白鶴大悲賦》《多情賦》《夢琴女賦》三篇大多抒發個人情感,摹漢賦之手法。杜萱的《登臺賦》《弱冠賦》《鳳兮賦》內容稍顯單薄,手法也較陳舊。清水茶有《跪賦》和《醋賦》文筆不錯,但境界不高。此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詩詞修為要遠遠高于其辭賦作品。
十三、另外沈不沉的《江心嶼賦》、章方松的《靈昆賦》、張黎華的《泰順賦》、徐康的《國酒茅臺賦》、趙榮光《中華飲食文明賦》、柯爛不歸的《云南賦》、瑯琊學生的《悲情賦》、袁漢的《皇馬來華賦》、蔣海松的《湖湘賦》、未名春早《蓬萊閣賦》、酒干詩賣無的《醉洞庭賦》、夜月幽蓮的《洞庭晚秋賦》、懷霜若雪的《俠賦》、陶然末然的《中秋賦》《洪澤湖賦》、龍克的《鳳凰山賦》、宋小武的《仙女湖賦》、廣成子的《廣陵賦》江南風少年的《滕王閣續賦》安寧狂笙的《水月賦》雪妙子的《西陵賦》等這些作品都有不同的特色,手法各異,都是值得一讀的作品。
古文辭類纂哪個版本好
中國古文總集。編者清代姚鼐。此集是桐城派散文觀點的代表選本,一度頗為流行。所選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作品為主,其前后亦選有各朝代知名作家的文章。全書文體分為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等13類,收作品700多篇,共74卷 。其卷首的《序目》簡要敘述了各類文體的源流、特點及其義例。成書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嘉慶時康紹庸刊刻初稿本,附有姚氏評語及圈點。1923年上海廣益書局刊 行了徐斯 異等人編撰的《 評點箋 注古文辭類纂》。清末王先謙、黎庶昌都先后編有《續古文辭類纂 》,分別為34卷、28卷。 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明代歸有光的《項鼎軒志》和清代全祖望的《梅花嶺記》等都屬于雜記范疇。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