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哪個?。ü锰K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哪個地方)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哪個省,以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哪個地方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什么地名
你好,如果要是猜謎語,“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可猜江蘇地名“宿遷、吳江”。
如果要是問“寒山寺”——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zhèn),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dāng)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臺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內(nèi)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nèi)古跡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寺內(nèi)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jīng)樓、碑廊、鐘樓、楓江樓等。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寫的是哪座城市?
指蘇州,今江蘇省蘇州市。
姑蘇,春秋以前,為吳國都城,勾踐攻滅夫差后,歸屬越國,楚國滅越,歸屬楚國。
秦統(tǒng)一,于姑蘇地區(qū),設(shè)置會稽郡。
漢順帝時,因會稽郡幅員遼闊,不便管理,于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析郡地東北部,另置吳郡,西南部仍為會稽郡。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滅陳后,廢吳郡設(shè)置,以城西有姑蘇山之故,易吳州為蘇州,是蘇州得名之始。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改州縣制為郡縣制,吳州復(fù)稱吳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fù)吳郡為蘇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蘇州為吳郡。
張繼《楓橋夜泊》,寫于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當(dāng)時的蘇州,稱吳郡,詩中使用古稱姑蘇。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描寫的是哪個地方?
如果要是猜謎語,“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可猜江蘇地名二“宿遷、吳江”.
如果要是問“寒山寺”——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zhèn),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dāng)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臺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內(nèi)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nèi)古跡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寺內(nèi)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jīng)樓、碑廊、鐘樓、楓江樓等.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什么地名
楓橋鎮(zhèn),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zhèn)。
原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白話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此文出自唐代·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亂后,張繼途經(jīng)寒山寺時寫下這首羈旅詩。此詩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楓橋夜泊》最早見于高仲武編選于大歷十四年(779)的《中興間氣集》,詩集編選了包括張繼在內(nèi)的唐肅宗、代宗二朝二十六家,選張繼詩三首,其中之一就是《楓橋夜泊》。
可見此詩在當(dāng)時就已經(jīng)引起了選家的注意。后來有影響的選本,沒有不選錄《楓橋夜泊》的,如楊士弘《唐音》、高棅《唐詩品匯》、唐汝詢《唐詩解》、王堯衢《唐詩合解》、沈德潛《唐詩別裁》、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馬茂元《唐詩選》、葛兆光《唐詩選注》等等。
《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是指現(xiàn)在的什么地方
蘇州,簡稱“蘇”,古稱姑蘇、平江,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wù)院批復(fù)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基地和風(fēng)景旅游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qū)、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657.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2.17萬人,城鎮(zhèn)人口815.39萬人,城鎮(zhèn)化率76.05%,常住外來人口達538萬人。
蘇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qū)、江蘇東南部、長三角中部,是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地處東經(jīng)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4.8%,海拔4米左右,丘陵占總面積的2.7%。蘇州屬亞熱帶季風(fēng)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chǎn)棉花、蠶桑、林果,特產(chǎn)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蘇州古典園林和中國大運河蘇州段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2020年6月,經(jīng)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shè)示范地區(qū)和項目名單
位置境域
蘇州位于江蘇省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地處東經(jīng)119°55′~121°20′,北緯30°47′~32°02′間。蘇州市區(qū)中心地理坐標(biāo)為北緯31°19’,東經(jīng)120°37’。
蘇州在古代有多重要?杭州不能沒有它
地圖帝
這可能是中國版圖上,最有文化的8平方公里
地道風(fēng)物
因為水,這個地方曾經(jīng)壕到叫“富土”!
地道風(fēng)物
地貌
蘇州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5%。蘇州分別隸屬于兩個一級的自然地理區(qū):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區(qū)和太湖平原地區(qū),分屬于4個二級自然區(qū):沿江平原沙洲區(qū)、蘇錫平原區(qū)、太湖及湖濱丘陵區(qū)、陽澄淀泖低地區(qū)。地貌特征以平緩平原為上,全市的地勢低平,自西向東緩慢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陽澄湖和吳江一帶僅2米左右。
蘇州最新衛(wèi)星圖
低山丘陵零星散布,一般高100~350米,分布在西部山區(qū)和太湖諸島,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還有南陽山(338米)、西洞庭山縹緲峰(336米)、東洞庭山莫里峰(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靈巖山(182米)、漁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氣候
蘇州屬于亞熱帶季風(fēng)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溫15.7℃,1月均溫2.5℃。7月均溫28℃。
關(guān)于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哪個省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哪個地方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